|
9歲男孩確診結腸癌,孩子出現這一癥狀,家長千萬別大意據揚子江晚報報道,近日,南京市兒童醫院普外科收治了一名年僅九歲的結腸癌患者。孩子反復便血六年多,檢查后的診斷結果竟是結腸癌。 九歲的小雨(化名)在三歲左右第一次出現便血,家長帶往當地醫院就診,當時診斷為痔瘡,建議回家觀察。在此后的六年中,小雨不時就會出現反復便血的情況。家長以為是痔瘡復發,沒太在意。 直到去年底,小雨一直說自己肚子疼,家長帶其到醫院就診,醫生懷疑是闌尾炎,但結合便血的癥狀,建議給孩子做個胃腸鏡檢查。檢查過程中在小雨的結腸處發現息肉,于是行腸鏡下息肉切除,并進行病理分析。 然而,令大家沒想到的是,病理結果提示:切除的組織為惡性腫瘤,診斷為結腸癌。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得癌?”一時間,家人都沒法接受這一結果。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們轉院至南京市兒童醫院。 經過普外科和消化科多名醫生的配合協作下,完成了小雨的結腸癌根治術。手術很成功,目前只需臨床觀察,無需進行放、化療。 同樣,杭州紅十字會醫院消化科近日接受了一名17歲的男性患者,也是稱肚子疼到醫院就診,同時伴有發燒。醫生在檢查的時候能摸到腹腔內有不規則的腫塊,CT和腸鏡檢查后得出結果——結腸癌。 專家提醒,近幾十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趨勢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在年輕人的群體中卻在不斷攀升,雖然兒童結直腸癌非常罕見,但如果孩子反復便血,家長仍要引起重視。尤其是有相關疾病史的家庭。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醫院做腸鏡檢查。 1.腹痛 腹部經常發生疼痛,腹脹會明顯,這些都是結腸癌發病時可能存在的現象。 2.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 在結腸癌出現之后,排便習慣會出現改變。正常人每天會有一到兩次的排便,這說明腸道功能正常。突然間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幾天時間沒有排便,或者一天中多次排便,排便的時間不固定,這些都是排便習慣改變的表現。如果身體有這些情況發生就要警惕結腸癌。 3.便中帶血 如果患者總是出現了便血,這種情況跟結腸癌有關系。糞便顏色出現改變,原本黃褐色的糞便可能會變成了黑色糞便、柏油樣糞便。當身體有這些特殊表現不能夠忽視,還需盡早采取應對措施。 4.突然出現體重下降 短時間內體重下降幅度下降,這是身體健康存在問題的標志。當身體患上癌癥后除了降低消化能力,影響了營養物質的吸收,還可能在癌細胞發展時跟機體正常細胞爭奪營養,體重下降表現就會比較明顯。 1. 大便帶血、腹痛腹脹,或出現大便性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 2. 有腸癌患者的家族史; 3. 曾發現有腸息肉的患者; 4. 患有潰瘍性腸炎的患者; 5. 40歲以上的人群。 1.堅持體育運動,避免肥胖的發生; 2.合理健康的膳食,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3.戒煙戒酒,避免煙酒對消化道的長期刺激; 4.保證規律的作息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