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晚期的低位直腸癌, 保肛還是不保肛?對于低位直腸癌患者來說,保肛與否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保與不保,雖是一字之差,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肛門是人體的重要功能器官之一。患者對保肛的理解往往僅為保留肛門的形態,但對醫生而言,僅僅保肛門形態是遠遠不夠的,保留良好的肛門功能和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才是保肛的終極目的。 參加此次多學科會診的孫大爺,已退休數年,身體狀況尚可。今年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于是到醫院做了腸鏡檢查及病理活檢。腸鏡檢查:距肛門6-10cm處可見巨大不規則潰瘍,肝曲、乙狀結腸處可見0.2-0.8cm大小的帶蒂結節。活檢病理:距肛門6-10cm腺癌。 檢查結果顯示患了中低位直腸腺癌。肛診為直腸腫瘤,距離肛門僅5cm。而腫瘤距離肛門的距離,是決定能否保肛的第一重要信息。 距肛門5cm的直腸腺癌(磁共振圖) 保肛不保肛,既關系到生存質量,又關系到生存期。孫大爺及家屬,希望得到較好的療效同時又有較好的生活質量。 患者病歷 初步診斷 直腸癌,cT4aN1M0, ⅢB期 病情介紹 患者,男性,64歲 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大便次數增多,2020.11.23腸鏡檢查:距肛門6-10cm處可見巨大不規則潰瘍,肝曲、乙狀結腸處可見0.2-0.8cm大小的帶蒂結節。活檢病理:距肛門6-10cm腺癌。 2020.11.27 AFP 1.51ng/ml,CEA 0.8ng/ml,CA199 2.93U/ml,CA72-4 6.33U/ml,神經烯醇化酶18.19 ng/ml。 2020.11.28MR+:直腸占位,距肛門5cm,長約5cm腫塊,CRM(+);腸旁間隙模糊伴淋巴結腫大,左側腹股溝疝可能。 患者一般情況可,睡眠飲食可,大便如上,小便如常,體重未見明顯變化。 既往史: 無特殊 家族史: 否認 查體: ECOG 1,一般情況可。 討論時刻 是否行術前新輔助治療? “保肛”的原則必須堅持“腫瘤根治第一,保留肛門第二”,考慮到腫瘤離肛門較近,根據NCCN直腸癌臨床實踐指南2020.1版: 建議先行新輔助治療,縮小腫瘤,再行根治性手術。 如何在保肛原則下手術切除直腸癌? 根據NCCN直腸癌臨床實踐指南2020.1版: “對于下段直腸癌(距離肛緣小于5cm),切除腫瘤遠端腸管1-2cm可能是可以接受的”。該患者直腸癌距離肛緣5cm,符合切除原則,可行保肛原則下手術切除直腸癌,TME手術可降低局部復發率。 總結:該患者cT4aN1M0(ⅢB期),CRM(+),擬先行術前盆腔同步放化療;放化療結束后,再行全面評估,決定后續治療方案。 會診結論 經過詳細討論,會診專家給出如下意見: 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保肛意愿;擬行術前盆腔同步放化療,盆腔淋巴引流區PTV 45Gy/25Fx,陽性淋巴結50.4Gy/28Fx,卡培他濱同步化療。 有些患者“不保肛,毋寧死”,還有些患者盲目保肛后被腫瘤復發所困擾,這兩者都是不可取的。保肛應堅持“肛門誠可貴,生命價更高”,遵循“腫瘤根治第一、保留肛門第二”的原則,特別強調“功能性”保肛,在醫生的科學評估之下,制定合適的診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