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到腸癌,怕是太晚了!告誡:身體出現4種變化,警惕腸病變直腸癌主要發生在40~80歲的男性身上,是消化道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腫瘤解剖的部位來分類,以腫瘤距離肛緣為界,可以將該病分為低位、中位跟高位三種類型。誘發這種疾病的原因較多,如飲食、遺傳、年齡、致癌物質、生活方式等。在該病來臨前,身體會出現多種變化。 那么究竟有哪些變化呢? 1、大便次數增多 正常情況下,每人每天排便的次數都是比較固定的。不過若是患上該病,腫瘤就會刺激腸道,影響腸粘膜的分泌,使人產生便意。這種便意會增加排便的次數跟頻率。 因此,平時若是飲食習慣上沒有多大的改變,而排便次數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就需警惕該病的可能。 2、大便變細 患上該病的人會有大便變細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跟腫瘤導致腸腔狹窄有關。當腫瘤進一步發展,造成腸管部分梗阻之后,患者還可出現腹痛、腹脹等癥狀。 因此,經常有大便變細的情況時,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查明原因。 3、消化不良 該病來臨前會有消化不良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跟日常的積食很相似,所以往往很容易被忽視。若是這種癥狀經常出現且被忽視,那么可能會錯過該病治療最佳的時機,增大治療的難度。因此,當身體經常有消化不良的癥狀出現時,需警惕起來。 4、腹瀉跟便秘交替出現 該病來臨前,不僅會有腹瀉的癥狀,而且還會有便秘的癥狀,有時腹瀉跟便秘甚至會交替出現。這些癥狀跟普通的腸胃疾病很相似,所以很容易混淆。 因此,有腹瀉跟便秘交替的情況出現時,需及時去進行腸道方面的檢查。 上述就是直腸癌來臨前,身體可能會出現的相關變化。發現這些變化的時候,患者需及時去進行相關的檢查。那么該病應該如何來檢查呢? 1、體格檢查 在直腸癌中,低位型的占60%~70%。因此,體格檢查中的直腸指檢,對于疑似該病的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檢查手段。 另外,因為很多的腫瘤離肛緣較近,腸鏡檢查常常會漏檢離肛緣很近的腫塊,所以指檢對于低位型的直腸癌的檢出率很高。 2、內鏡 根據不同的檢查部位,可以將內鏡檢查分為肛門鏡跟結腸鏡兩種類型。其中結腸鏡在腸道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可以詳細地觀察到肛門口到回盲部位的全部大腸,其通過活檢所獲得的病理診斷,也可以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另外,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在手術前也必須進行結腸鏡檢查,因為有的結直腸癌可能是多發癌。 從上可知,直腸癌來臨前,患者身體會有大便變細、消化不良、大便次數增多、腹瀉跟便秘交替等變化出現。發現這些變化的時候,患者需及時去進行體格、內鏡等方面的檢查。檢查清楚之后,患者需針對具體病情進行藥物、手術、放化療等方面的治療。治療后,患者需注重飲食管理,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