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直腸癌早防早治,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文章轉載自:腸路漫漫 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6年印發并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針對重點癌癥開展早診早治工作,體現出政府對于腫瘤防治工作的重視。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對患者的健康威脅不容小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估計,2020年全球結直腸癌新發病例193.16萬,死亡病例93.52萬,分別位于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 美國作為發達國家的代表,自2000年起,結直腸癌發病率以每年3%的速率穩定下降,死亡率也較1970年下降了約53%。而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遠高于發達國家,且近年來仍在緩慢上升,男性、城市和東部地區仍是結直腸癌防治的重點人群和地區。 美國癌癥協會在報告中指出,近二十年美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主要歸因于腸鏡檢查的增加。美國50歲以上的成年人腸鏡檢查率已經從2000年的21%猛升至2015年的60%。腸鏡篩查大范圍的使用,將一些癌前病變盡早切除,使得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腸鏡檢查在近幾年才應用于防癌篩查中,而腸鏡、胃鏡等內鏡檢查在百姓中的接受度并不高。因此,還需要醫生積極傳播有理論依據的、高質量的防癌內容,同時患者珍愛自身健康,提高防癌意識。 1、哪些人容易患結直腸癌?
2、高危人群如何篩查? (1)直腸指檢是主要的檢查方法,因為大腸癌中70%~75%發生在直腸和乙腸。在中75%可通過直腸指檢發現腫塊。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要檢查一次,尤其出現便血、便頻、大便中有黏液以及里急后重等排便習慣異常者,均應做直腸指檢。直腸指檢一般能了解距肛門8厘米范圍內的病變。 (2)大便隱血試驗簡便易行,費用低廉,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檢查一次,可作為大腸癌大規模普查的初篩方法。如陽性,則進一步做纖維結腸鏡檢查。大便隱血試驗還可檢出、、大腸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別是大腸腺瘤的癌變率可達10%~20%。 (3)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如有條件從40歲開始,建議每三年結腸鏡檢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經直腸指檢無異常發現者,應常規進行腸鏡檢查。這種檢查操作簡單,能在直視下觀察病灶,同時能采集活組織標本,還可通過電灼摘除腺瘤等癌前期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