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從未遠離人類,腹痛,大便習慣改變,注意篩查腸癌比起中彩票來說,人這一生中患癌的更大! 癌癥從來都沒有遠離人類,而中國恰恰就是癌癥患者最多的國家! 每年我國新被確診的癌癥患者就達到了將近400萬人,這其中僅僅有30%還存在手術機會! 根據臨床掌握的數據來看,我國最為高發的癌癥類型主要以肺癌、消化道癌、肝癌等最為多見。在消化道癌中,雖然大腸癌的病發率不及胃癌、食管癌,但死亡率卻相當之高。接近80%的大腸癌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經走到了浸潤、轉移的階段! 晚期大腸癌患者,五年內的生存率不到10%,絕大部分都在晚期后的1-2年內就離開了人世。而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大腸癌,并積極進行治療,患者五年內生存率甚至能達到90%左右! 如此數據差距,足以看出大腸癌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性。就臨床資料來看,大腸癌容易找上有腸癌家族史、患腸道息肉、肥胖、45歲以上等四類人群! 如果你屬于以上四類人,且近期突然有以下幾個癥狀出現,當心就是腸癌來報道的信號: 1、血便:很多人在發現大便帶血時,都會懷疑自己患上了痔瘡、便秘、肛裂等問題。特別是由于近些年痔瘡高發,所以大家往往會忽視血便癥狀。 殊不知,腸癌也是便血的主要因素,這種血便與肛周疾病不同,血液都是和大便混合在一起的狀態,以鮮紅、暗紅色等為主,患者在大便時往往也沒有肛門疼痛和不適感。 當癌腫在體內潰爛、感染之后,患者還會排出粘液、膿液樣并帶有腥臭味的血便; 2、腹痛:大腸癌早期一般都沒有疼痛感出現,這是因為癌腫生長較小,且癌細胞能躲過免疫系統識別和殺滅,所以患者多沒有癥狀。 但是,當癌腫生長到一定程度,對腸道功能造成影響、壓迫周圍神經系統和組織后,患者就會有腹痛癥狀,特別是以腹部脹痛最為多見。 而當癌腫生長到一定程度,造成腸梗阻之后,這種疼痛感還會更加強烈; 3、大便習慣變化:如果之前一直都有自己的大便規律,且沒有發生過變化,但最近這種規律卻被打破了,比如一天多次大便、里急后重感、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就可能與腸癌有關。 因為腸癌會侵占患者腸道空間、壓迫和刺激排便感受器、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繼而影響大便規律; 4、大便形狀變化:大便形狀有異常也是腸癌典型癥狀之一,特別是在中晚期尤為多見,患者多會排出扁條、細條的大便,且在排便過程中十分不順暢,每次都有排不凈的感覺。這是因為癌腫不僅侵占了腸道空間,同時還對糞便造成了壓迫,繼而改變了大便形狀。 以上幾個癥狀出現,都可能是腸癌到來的表現。即便和腸癌無關,也與其他腸道疾病相關,比如潰瘍性腸炎、克羅恩病等。 另外,需提醒大家的是,對腸癌高危人群而言,坐以待斃并不是正確做法,積極、定期進行腸道篩查,才能揪出體內潛藏的問題,而最佳的腸道篩查方式就是:“腸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