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早期不聲不響?醫生:上廁所時出現3種“怪象”,趁早做腸鏡在所有消化道腫瘤中,我國最為高發的就是大腸惡性腫瘤,它包括了結腸與直腸癌變!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數據來看,我國每年新發的大腸癌患者突破了50萬以上,每年因腸癌死亡的患者也達到了25萬以上。 與其他消化道惡性腫瘤比起來,大腸癌的預后算是較好的一種,特別是初期發現的腸癌,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五年內生存率多超過了70%以上! 但遺憾的是,大腸癌的早期癥狀不夠典型,患者甚至是沒有任何癥狀,又或者是僅僅出現了不明顯、類似于肛周疾病的癥狀表現。以至于很多腸癌患者在初次就診檢查時,病情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甚至是患者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 其實,腸癌并非毫無異常,若近期有以下幾個表現找上自己,當心就是腸癌來報道的信號,需趁早做腸鏡! 1、大便次數增多 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成年人每天大便就是在1-2次左右。但是,當腸癌出現之后,患者往往在初期就會出現大便習慣紊亂,其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對比之前有明顯增加、晨起假性腹瀉、排便不盡感等。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腸道內的癌腫已經形成,作為異物的它會對腸道黏膜產生強烈刺激,同時癌腫和其分泌物會導致腸道蠕動紊亂、菌群失衡,繼而影響到患者大便頻率,甚至是在夜間也會產生頻繁的便意; 2、排便困難 大便次數增加,僅僅是腸癌初期的表現,但是隨著腸癌不斷發展,該癥狀就會出現改變。因為癌腫會隨著癌細胞分裂而不斷增長,同時癌細胞還會向著腸道周圍形成浸潤,導致腸道越來越狹窄,甚至是發展為腸梗阻。 患者受腸道狹窄的影響,可出現類似于便秘一般的癥狀,比如大便變得越來越細、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排便困難等。發展為腸梗阻之后,患者在大便困難的同時,還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 且受到大便堆積的影響,在梗阻上端、左下腹部,還可能會捫及到異常的條索狀腫物; 3、血便 腸癌的初期,癌腫侵犯間質內血管、癌腫表面糜爛,患者就可能會出現血便癥狀,但此時的便血并不明顯,多表現為鏡下潛血陽性。 而隨著腸癌不斷發展,患者就會排出混合樣的血便,血液為紅色或暗紅色,糞便中往往還會夾雜這粘液或膿血。發展到晚期后的腸癌患者,甚至是會直接排出膿血便,又或者是大便中夾雜了血塊或壞死組織,這種糞便往往還會散發出刺鼻且難聞的惡臭。 當腸癌合并了肛門失禁之后,患者可不自主的從肛門排出膿血,常常會污染內褲,同時還會產生劇烈的肛門疼痛感。 大腸就是儲存、排出糞便的場所,所以大腸癌的癥狀就是以糞便異常為主。不過,隨著腸癌不斷發展,患者往往還會有其他癥狀表現,比如腹痛、消瘦和乏力、貧血等,都是常見的中晚期癥狀。若近期有以上幾個表現,很可能就是腸道生病的信號,積極就醫檢查很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