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或成新一代“癌王”!想要早點發現它,摸摸身體這處就知道近年來我國腸癌的發病率 以每年5%的速度攀升 2015年新發患者38.8萬例 也就是說平均每10分鐘 就有約7人被診斷為腸癌 有人預測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腸癌的發病率可能會超越肺癌 成為新一代“癌王” 腸癌的發生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 還與“三高一低”的飲食結構 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等 脫不了干系 而這些讓現在的許多人驚呼中槍 精準地踩在了腸癌的危險因素上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項讓許多人感到身心不適的檢查——肛門指檢。 據統計,80%的直腸癌是在肛門指檢時被發現的。在我國,低位直腸癌(腫瘤病灶距離肛門5cm以內)所占的比例特別高,約占直腸癌的60-70%,而且絕大多數病灶能在肛門指檢的過程中觸及到。 然而,生活中大多數人出于害羞、怕疼、嫌麻煩等原因,不愿意做此項檢查。 有資料顯示,在直腸癌延誤診斷的病例中,有超過85%的人因為沒有做肛門指檢,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如果直腸癌在早期就被發現,通過手術治療,術后配合簡單的放化療,可以達到臨床治愈,術后5年的生存率可以達到90%。 但如果一發現就是晚期的話,可能會徹底失去手術機會,預后比較差,5年生存率較低,多數情況下只能維持1-2年,同時生活質量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因此,為了健康,建議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時,將直腸指檢列入必查項目。 1、排便習慣改變 之前排便很規律,但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里,拉肚子或便秘的情況十分頻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現在卻一天三番五次跑廁所。 尤其是在生活方式未發生變化、但排便習慣卻改變的情況下,就要當心了。 2、大便帶血 一提到便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痔瘡,不以為意,然而腸癌也是便血的一個重要原因。糞便通過癌變腸道時,會摩擦病灶表面,引起血便。 3、持續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 腸癌導致的腹瀉,常常表現為水性糞便中混雜著血液,同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反復發生,長期不能好轉。 4、糞便細,排便不爽 腫瘤一旦變大,就會影響糞便排出,使之變細,且一次不能完全排盡,總感覺想排又排不干凈。 5、持續腹痛、腹脹 當患者出現腸梗阻時,會有腹痛加重或陣發性絞痛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