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腸癌是“吃”出來的?醫生告誡:想長壽,3種飲食習慣要改掉!直腸癌近年來發病率節節升高,目前已成為我國發病率排名前三的惡性腫瘤,許許多多的患者因此而失去生命。 而提到直腸癌的病因,除了與遺傳有關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直腸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更是誘發直腸癌的關鍵因素。 那么,有哪些飲食習慣可誘發直腸癌呢? 若是你也有以下幾種飲食習慣,盡快改掉為好,以免被直腸癌“盯”上! 1、攝入過多的脂肪 許多人在飲食上更青睞于高脂肪食物,大量攝入肥肉、油炸食物、動物內臟、加工肉制品、紅肉等等,這類食物可加重腸道負擔,增加便秘的幾率,使得其中的有害物質在體內停留過長的時間,從而誘發腸癌的發生。 而且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還可造成肥胖,而肥胖正是誘發腸癌的一大危險因素。 2、飲食過于精細 想要健康,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粗細搭配合理,食物不宜過于精細,否則必然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入過少,而膳食纖維又被稱為是腸道的“清道夫”,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腸道內有害物質的排出,從而預防腸癌的發生,一旦膳食纖維攝入過少,腸癌的發病風險自然增加。 3、大量飲酒 飲酒對健康有害無益。攝入過多的酒精,可影響身體多個器官功能,而且酒精還可刺激、損傷腸道黏膜,飲酒量越大,發生腸癌的風險越高。 為了保護消化系統的健康,應盡量少喝酒,尤其是烈性酒,更應遠離,若能戒酒是再好不過了。 預防直腸癌,除了應糾正上述幾個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中也應做到以下幾點: 1、合理的體育運動 現代人生活方式變化較大,體力活動越來越少,久坐一族日益增多。久坐,缺乏運動,可導致腸道蠕動變慢,增加腸癌的發病風險。 而若是可以堅持適量的運動,則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有害物質在體內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腸癌風險。 2、控制體重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腸癌,因此,為了健康著想,應將體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肥胖多是吃多動少造成的,日常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運動,多攝入高纖維食物,有助于降低腸癌的發病風險。 3、定期體檢 40歲之后,腸癌的發生幾率可明顯升高,因此,建議大家從40歲之后每年做一次相關的體檢,有助于發現早期的病灶,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對于一些腸道疾病,如直腸息肉、慢性腸炎等,也應及時治療,以免病情加重甚至發生癌變。 作為惡性腫瘤,直腸癌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每個人均應重視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癌癥的發生。 而想要預防直腸癌,首先在飲食上要糾正以上幾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平時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此外還應注意多運動,控制好體重,并定期到醫院體檢,多管齊下,使腸癌沒有可趁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