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蜜的陷阱”?每天兩杯含糖飲料,女性早發直腸癌風險增加2倍結直腸癌是中國最常見的、嚴重損害健康和壽命的惡性腫瘤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結直腸癌約56萬例,導致近29萬人死亡。 在過去20年里,許多高收入國家的早發性結腸直腸癌(EO-CRC)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近期,首屆中國飲品健康消費論壇發布了《健康中國——飲料食品減糖行動白皮書(2021)》。白皮書指出,中國已成全球第三大糖消費國,年輕糖尿病患者增長4倍左右。 含糖飲料(SSB,例如軟飲料、水果飲料、運動飲料和能量飲料)是美國飲食中添加糖的主要來源 (39%) 。SSB 可以在整個生命過程中產生不利的代謝影響。SSB也被認為是導致兒童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因素。有趣的是,兒童肥胖會在青春期加劇胰島素抵抗并在之后中斷葡萄糖穩態的恢復,這可能會留下持久的不良代謝后果。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代謝狀況之間存在相互關系,包括成年和青少年肥胖以及 EO-CRC 的早發性 2 型糖尿病存在相關關系。 近期,在線發表在《腸》(Gut)雜志上的一項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圣路易斯分校領導的研究發現,飲用含糖飲料與50歲以下女性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之間存在聯系。研究結果表明,青春期和成年后大量食用含糖飲料( 13至18歲)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近116,500名參與者中確定了109例早發性大腸癌的診斷。與成年后飲用SSB<1份/周的人相比,每天飲用≥2份的婦女患EO-CRC的風險增加了一倍以上,每增加一份/天,風險提高16%。13-18歲時,每增加一份/天的SSB攝入量,EO-CRC的風險就會增加32%。用人工甜味飲料、咖啡、減脂牛奶或全脂牛奶取代成年后每份/天的SSB攝入,與EO-CRC風險降低17%-36%有關。 成年后的含糖飲料攝入量與早發性結腸直腸癌的風險 用其他飲料代替含糖飲料與早發大腸癌的風險 因此,該研究認為成年和青少年時期較高的SSB攝入量與女性中EO-CRC的高風險有關。減少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的SSB消費可能成為減輕EO-CRC日益增長的負擔的潛在策略。 2019年,《循環》(Circulation )雜志發表了一項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喝的含糖飲料越多,其早死風險就越大。 與每月喝含糖飲料少于1次的人相比,每月飲用1~4次含糖飲料者,早死風險增加1%;每周飲用2~6次者,早死風險增加6%;而每天喝1~2次含糖飲料者,早死風險則會增加14%;若每天飲用2次以上,其早死風險比不喝含糖飲料者高出21%。 2019年,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在《英國醫學雜志》(BMJ )發表的研究表明,每天飲用100ml含糖飲料會導致患癌整體概率增加18%,患乳腺癌概率增加23%,即使純果汁也會產生同樣影響。 鑒于這些數據,研究者建議人們避免使用含糖飲料,而應選擇不含甜味劑的牛奶和咖啡之類的飲料。在青少年和年輕的成年人中減少SSB的攝入和/或用其他更健康的飲料替代SSB可能作為一種潛在的可操作的策略來減輕EO-CRC日益增長的負擔。 參考資料: Jinhee Hur.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 FREE. GUT.2021.doi: 10.1136/gutjnl-2020-323450 整理|小耳朵 編輯|小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