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省醫療國際科普講堂:什么是結直腸癌?麻省醫療國際科普講堂:什么是結直腸癌?
據新聞報道,家住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某鎮的19 歲小伙子曉天(化名)平時看起來挺強健。一年前,剛滿 18 周歲的他去市區一家企業打工。可工作沒多久,他總感到中上腹左側隱隱作痛。
以為自己干活太累吃了力,就沒太在意。可這腹痛時隱時現,輕的時候很快就過去了,重的時候連腰都抬不起來。同時,曉天還出現了出現大便變稀便血的情況,這才去醫院求診。
看到檢查結果,曉天頓時懵了:結腸癌!
對于癌癥,向來多發于老年人,而結直腸癌越來越趨于低齡化,值得引起重視。 什么是結直腸癌?
大腸是消化道的最后部分,又稱之為結腸,靠近肛門的部分叫直腸,緊接著是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及盲腸部。
結腸的主要作用是從食品中吸收水和礦物質并且儲存廢物。廢物從結腸中移動到消化系統的最后6英寸,也就是直腸,并通過肛門排出體外。
成年人結腸總長度約在1.3米左右,直腸長度約在0.15-0.2米左右。結腸比直腸長很多。
大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約95%的結直腸癌是由結腸和直腸內壁的腺細胞發展而來。癌癥通常開始于內壁最內層,并緩慢生長到外層。
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圍內呈現上升趨勢,全球范圍內其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第3位,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第4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但是在北京等大城市發病率高于平均水平。 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區別
都是大腸癌,結腸癌和直腸癌到底有什么區別?
直腸癌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直腸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腸指診及乙狀結腸鏡診斷。
目前基本公認的是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高,食物纖維攝入不足是直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直腸息肉也是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我國直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在45歲左右。青年人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
治療:
直腸癌的治療需要以外科手術為主,輔以化療、放療的綜合治療。直腸癌患者術前可能推薦化療和放療的聯合,這種治療可以在切除腫瘤之前縮小腫瘤,降低癌癥復發的風險,并可能減少永久性結腸造口的機會。 結腸造口:如果肛門和直腸必須切除,外科醫生會將剩下的腸管縫合到腹部皮膚的開口處,這叫做結腸造口術。患者需要在開口處戴一個袋子來收集大便。如果直腸癌病灶離肛門較近,外科醫生評估,在需要盡可能切除癌癥的情況下無法保留肛門,那么直腸癌患者的結腸造口術可能是永久性的。
結腸癌
結腸癌是常見的發生于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于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結腸癌主要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慢性結腸炎患者、結腸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為易感人群。
以40~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3:1。發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
治療:
結腸癌的治療通常包括手術,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包括化療,但很少需要放療,主要是擔心放療對結腸鄰近的健康小腸的輻射而引起的輻射性腸炎。
在大多數結腸癌患者中,在癌變部位被切除后,結腸兩端可以重新連接在一起。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這意味著患者將繼續通過直腸和肛門正常排便。
絕大多數患者切除的結腸在30厘米以內(結腸總長約1.3米),因此對整體功能影響不大。
對于結腸癌肝轉移或直腸癌肝轉移,“可切除”與“不可切除”的界定是有爭議的。如果可能的話,建議在決定治療方案之前,建議咨詢多位有經驗的肝臟外科醫生或腫瘤外科醫生。 但總的來說,結腸癌和直腸癌在早期都可單純手術治愈。 結直腸癌早期癥狀
結直腸癌癥狀包括:
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或腹瀉); 大便細窄; 糞便中含有鮮紅或暗紅色血液; 骨盆或下腹持續疼痛(如脹氣、腫脹或疼痛);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惡心或嘔吐; 精神不振; 結直腸癌要如何預防?
飲食方面
①增加高膳食纖維攝入
有研究發現高膳食纖維的攝入可降低27%的CRA的發生, 這種負相關關系在長期攝入谷類、水果纖維后更明顯, 且對高風險腺瘤和普通腺瘤的預防效果相仿. 有研究進一步發現水果纖維、深顏色蔬菜纖維可明顯降低結直腸腺瘤的發生。
②減少紅肉或加工肉的攝入
關于紅肉或加工肉與CRC的研究越來越多, 雖然仍有爭議, 但多數研究支持紅肉的攝入與CRC的發生呈正相關, 有研究顯示長期紅肉的攝入可增加CRC患病風險, 且女性較男性更明顯。
③適度增加咖啡攝入
咖啡是全世界的普遍消費品, 其中包含1000多種活性成分, 研究證實咖啡具有抗氧化、抗炎、胰島素增敏、促進消化道蠕動等作用, 其與代謝綜合征、糖尿病、肝病及消化系統疾病等具有相關性。2017年來自美國及歐洲的3個大型隊列研究提出長期攝入咖啡可降低因各種原因所致的總體死亡率. 2018年有研究者從護士健康研究及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中獲取1599位CRC(包括Ⅰ、Ⅱ和Ⅲ期)患者, 在隨訪的7、8年中, 8.3人死亡, 其中188位死于CRC. 研究者發現, 以不喝咖啡的CRC患者為對照, 被確診CRC后每日飲用咖啡≥4杯者的死亡率低, 但目前仍需更有力的證據及相關機制的研究。 癌癥篩查
幾乎所有結直腸癌病例都是由息肉發展而來。息肉從結腸內壁開始增長,且多發于結腸左側。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并切除息肉可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應根據病史和家族史提供結直腸癌篩查建議。對于一般風險人群,通常在 50 歲時開始篩查。而對于高危人群,建議提前接受首次篩查。
①肛門指檢:
不少人在體檢時會放棄直腸指檢。認為又難受又沒用,就不愿意做了,還有些患者因為怕疼痛也放棄做指檢。還有些年輕人認為直腸癌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而自身有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于是也放棄了直腸指檢。 直腸指檢真的是“又難受又沒用”嗎?哪些情況下要做直腸指檢?直腸指檢怎么檢?
結直腸專科體檢,非常強調直腸指檢。因為直腸指檢非常簡單,沒有痛苦,費用低廉,而且對于診斷直腸癌又非常敏感,是發現直腸癌的利器。直腸指檢,也叫肛診,是醫生用一個手指伸進患者肛門進行觸摸,不需何輔助設備,是檢查疾病的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臨床觀察發現,超過70%的中國患者的直腸癌都很低位,距離肛門很近,通過直腸指檢就能摸到。
②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醫生用來檢查大腸及結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結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讓醫生觀察到大腸粘膜的微小變化。是目前發現腸道腫瘤及癌前病變最簡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畢竟內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適和并發癥,因此,有不少人畏懼這種檢查,致使一些大腸病變甚至腫瘤不能早期確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③無痛腸鏡檢查
其實質就是在檢查前經靜脈注射一種起效快、作用確切的麻醉藥物,使患者在數秒鐘內入睡,完成全部檢查后即能蘇醒,檢查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不適和痛苦感覺,因此越來越受到患者的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