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直腸癌手術常見并發癥及處理對策結直腸癌手術四大類常見并發癥 l 1血管出血:大腸供應血管豐富,周圍也有復雜的血管系統,因而腸癌手術有一定的出血風險。 l 2臟器損傷:大腸不是獨立的臟器,周圍有十二指腸、輸尿管、膀胱、精囊腺、子宮等重要器官,手術中難免會造成周圍臟器損傷。 l 3神經損傷:常見左半結直腸的手術,根治手術清掃淋巴結難免損傷神經,影響性功能、排尿功能。 l 4吻合失。鹤畛3霈F在術后4-7天,吻合口瘺對患者術后的恢復會造成很大的打擊,也會讓外科醫生感到較大的壓力。 手術并發癥應對Tips 1腸胃干(Henle干)出血 Henle干出現率為46-100%,是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手術中轉開腹手術的主要原因。 Henle干解剖的注意事項: 1、打開腸系膜上靜脈鞘進行清掃,從外科干找到Henle干; 2、層面優先,先離斷結腸中動脈,后處理Henle干; 3、如遇到出血,左手控制出血點,右手上止血夾。 2. 骶前出血 發生率0.25-8.6%。骶前出血原因:腫瘤大;男性骨盆窄導致暴露困難;BMI低,骶前筋膜薄導致骶前血管裸露。術中注意層次解剖,正確層次為直腸后間隙,避免進入骶前間隙。骶前出血的處理方法可分為:一級處理:壓迫電凝;縫扎上夾。二級處理:釘壓止血;骨蠟止血。三級處理:紗布填塞;介入栓塞。 3損傷輸尿管 輸尿管損傷最易發生的位置是左側輸尿管入盆段。 輸尿管損傷的主要原因:Tolds筋膜解剖層面錯誤;進展期腫瘤侵犯輸尿管;助手暴露不清。處理策略:術前準確的分期,如腫瘤侵犯輸尿管可進行新輔助治療;如術前判斷腫瘤與輸尿管分界不清,術前可置入輸尿管導管標記;術中采用頭側入路,準確進入左側的Tolds間隙。 4脾損傷 見于結腸脾曲的游離,與助手暴力牽拉,肥胖患者有一定關系。處理策略:動作輕柔,優先處理胃結腸韌帶,最后處理脾結腸韌帶。采用吸引+SPRAY電凝+止血紗壓迫的止血方法。 5非術野損傷 多見于新生手術團隊,小腸損傷多見,也最為隱匿。預防對策:避免盲目操作。 6.Troca疝 多見于12-15mm的Troca孔。見于瘦弱、腹壁薄的患者。處理方法:床邊局麻后,擴大troca孔,還納腸管,間斷縫合。 7.吻合失敗 主要原因可分為:遠端直腸閉合次數過多、吻合口張力過大降結腸血供不足(對策:保留左結腸血管)、吻合口血運不佳、吻合釘不完整(對策:充氣試驗陽性后手工加固縫合)、吻合口出血等。 8神經損傷 常見于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易損傷的神經叢:上腹下叢、盆叢、血管神經束。手術注意以神經為導向,可減少神經損傷的風險。 9對減少結直腸癌手術并發癥的建議 熟悉解剖,層次優先;培養團隊,優化流程;操作仔細,檢查全面;及時呼救,亡羊補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