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是“養”出來的?醫生勸告:身體出現4種癥狀,越早就醫越好腸癌是發生在結腸或直腸的癌癥,其中直腸癌最為常見。這種疾病好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且男性多于女性。在2018年,全球范圍內發生該病的例數約是180萬,死亡數約是88萬。 近年來,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跟死亡率也有明顯上升的趨勢。那么患病的人,身體會出現哪些癥狀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放屁次數增多 患該病者,會有放屁次數增多的癥狀出現。這種癥狀是因為該病導致腸道功能下降,影響消化能力所引起的。當患者消化功能受影響時,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會出現問題,致使食物停留在腸道中的時間過長,產生過多的氣體,導致放屁量增加。 一般正常人每天放屁的次數約在20次以內,不過若是發生腸道癌變,那么放屁次數就會超過20次。因此,若是放屁次數遠遠超過20次,就要警剔腸道癌變的可能。 2、便血 該病發生時,患者會出現便血的癥狀。這種癥狀限腸道黏膜受損、出血或是腫瘤自身破裂出血有關。 當腸道出血的時候,糞便中的鐵元素就會增多,致使糞便發黑。因此,若是有便血、黑便等情況出現,那么一定要警惕腸道癌變的可能。 3、排便次數增多 發生該病時,患者會有的排便次數會增多。這種癥狀跟腸道粘膜受損,致使消化功能下降有關。若是病情加重,那么患者還會有明顯的腹瀉癥狀出現。 因此,排便次數增多時,應該及時去做腸道健康方面的檢查,了解腸道是否有腸道腫瘤存在。若是存在腫瘤,那么需馬上治療,防止病變進一步惡化,加大治療的難度。 4、腹痛 患該病者,大多數都會有腹痛的癥狀出現。這種癥狀跟局部惡性腫瘤壓迫腸道周圍組織跟器官有關。 因此,若是腹部出現疼痛的癥狀,那么應該警惕該病的可能,及時去做腸道方面的檢查。查清楚后,盡早治療,防止腸道功能不斷受損。 上述就是腸癌患者身體可能會出現的4個癥狀,發現這些癥狀時,患者應該盡早進行相關的治療。 腸癌治療的方法: 1、手術 該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不過患者腫瘤所在的部位不同,切除的范圍跟手術術式也不同。對于出現腸梗阻、嚴重腸出血的患者,暫時不做根治手術,主要通過姑息性的切除手術來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 3、放療 放療包括術前、術中、術后等,對于晚期直腸癌者、局部腫瘤浸潤者、有外科禁忌者,應該使用姑息性的放療,緩解癥狀,減輕痛苦。不過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外科跟放療的綜合治療。 綜上所述,腸癌患者身體會有便血、腹痛、放屁跟排便次數增多等癥狀出現。發現這些癥狀后,患者應該盡早進行相關的治療。一般該病治療的方法有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 治療后,患者需注意仔細護理,管理好飲食,幫助病情恢復。同時,定期進行腸鏡方面的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