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案分享】針刺解決腸癌術后控便難題—有效病例患者張阿姨今年77歲,2020年8月因貧血行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腫物,在外院行“開腹直腸癌切除術+回腸雙腔造口術”,術后因白細胞低,未行化療。持續口服中藥治療。半年后至2021年2月,經評估,終于可以行回腸造瘺口還納術了。 在忍受了半年的人工肛門后,讓張阿姨沒有想到的是,做完造瘺口還納后,排便的痛苦一點不比還納前小。 每天十幾次大便,幾乎不能出門,肛門墜脹感、腹瀉、大便不成形、排便急迫……這些癥狀讓原本性格開朗的張阿姨每天悶悶不樂,言語越來越少,不愿意外出。 西藥吃了不少,膳食纖維、益生菌、止瀉藥,服藥后大便是不那么稀了,但依然次數多,肛門墜脹,4月6日來到黃主任門診。 看病歷、把脈、看舌象……張阿姨一直一句話都沒有說,女兒在邊上敘述著造瘺口還納后的種種不適。 黃主任開玩笑說:“還不如不做這還納手術了吧?” 張阿姨這才激動地說:“是啊,我哪也去不了,到處找廁所,每天吃藥,也不管事……” 阿姨耳朵聽力不好,其實好多癥狀女兒和黃老師說了,她并沒有聽見。 “怕針嗎?”黃主任打斷了患者,“你這個在我們這好解決,只要不怕針灸,就沒問題,一個禮拜就能有效! 說著,黃主任開出了口服中藥處方,同時要求我給患者針刺治療。 針刺穴位: 八髎、會陰、長強,留針30分,平補平瀉 每周治療3次。 根據黃主任的處方,4月6日給予針刺治療,首先給予抖腹直肌,然后給予腹部結節松解,尤其是兩次手術后體表疤痕周圍,最后再給予針刺治療。 4月9日,患者再次來診,訴大便次數未見明顯減少,每次上廁所仍有肛門墜脹感,但每次排便不多,干稀不調。此次治療時針刺給予調整,加用百會穴以提升陽氣。 4月11日再次來診,訴4月9日針刺后效果明顯,10日排便次數明顯減少,10日只排便5次,但因肛門痔瘡脫出,肛門疼痛明顯,影響睡眠。還照原法針刺后囑家屬隔日再來診時帶上火罐。 4月13日患者來診時訴癥狀同前,每日排便3-5次,排便較集中,當日給予腰骶部結節刺血拔罐,出血量大,血色深紅,拔罐后再給予原方案針刺治療。 4月13日至4月20日,患者未行針刺治療,4月20日再次來診時,家屬訴大便基本正常,每日1-2次,肛門墜脹感消失,現每天可以正常出去活動曬太陽;颊呒凹覍賹χ委熜Ч际譂M意。 該患者在4月6日治療前,以及4月20日時分別給予癥狀量表評分。其中最常用的低位前切除綜合征量表評分由34分降至11分,同時,患者的焦慮自評分數也由40分降至24分,可以說效果非常明顯。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