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每年困擾50萬國人!提醒:排便出現4個異常,小心腸癌來臨在我國高發的十大惡性腫瘤中,前五位就包括了三大消化道惡性腫瘤,它們分別是腸癌、胃癌和食管癌。這其中,以腸癌的病發率最高,每年新確診的患者突破了50萬以上! 不但如此,近些年腸癌的病發率仍在持續升高,且漸漸向著年輕化發展,臨床甚至曾接診過十幾歲的腸癌患者。 而且,由于腸癌早期癥狀不夠典型、容易被患者所忽視,有很多腸癌在確診之時,病情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晚期腸癌患者五年內生存率還不足20%! 由此可見,早期發現、積極治療腸癌的重要性。要知道,大腸就是腸道儲存消化廢物、形成和排出大便的區域。所以,腸道癌變之后,首先就會對糞便造成影響。比如以下四個癥狀到來,當心就是腸癌發出的求救: 1、反復腹瀉 腹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很多普通消化道疾病都可造成腹瀉出現,比如急性腸胃感染、慢性炎癥等。除此外,不良飲食刺激、腹部受冷刺激等,也會導致腹瀉出現。 但這些表現都是短暫性的,在經過休息、用藥之后就會緩解。而相反的,如果近期腹瀉頻頻出現、大便次數對比之前有明顯增加,且癥狀維持了2星期以上沒有緩解,這就可能與腸道癌腫形成、刺激腸道黏膜有關; 2、不但腹瀉、還便秘了 明明之前是腹瀉總出現,但最近腹瀉癥狀逐漸緩解,卻出現了便秘、排便困難、里急后重等多個癥狀表現,每次大便結束之后,總有排不凈的感覺,腹瀉和便秘有時候還會交替出現,這就是典型的大便習慣紊亂。 該類癥狀出現,是因為癌腫持續增長,不但刺激腸道黏膜、還造成了空間狹窄,進而造成了腹瀉便秘交替發生; 3、便便“瘦了” 腸道是一個空腔器官,它就是空心圓柱狀的。所以,我們消化后的食物殘渣堆積過程中,會被大腸黏膜再次榨干水分,逐漸固定成了粗壯的圓柱體。 而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糞便都是垂直下降的。而如果最近這段時間大便形狀突然有異常變化,比如如手指粗細的糞便、仿佛被擠壓過的小扁條糞便等,都是異常癥狀; 4、便血 無論是結腸癌或直腸癌患者,發展到病情中晚期之后,便血都是最典型、常見的癥狀表現。如果是出血的部位距離肛門非常遠、血液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長,患者會排出黑色柏油樣的大便。 而如果是直腸癌變,患者則可能會排出一側帶有鮮血痕跡的糞便、血液和粘液混合在一起的暗紅色血便,又或者是排出膿血便等! 當然,僅憑排便時的異常反應,并不能說明問題所在,畢竟克羅恩病、潰瘍性腸炎、息肉等,也可能會造成這些癥狀出現。 因此,真正判斷大腸癌健康與否的方式,只有專業的檢查,這包括了腸鏡篩查、肛門指檢、糞便常規檢測、病理活檢等,只要這樣才能明確腸道疾病、判斷腸癌的病理類型以及分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