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腸癌大多晚期才發現?醫生嘆息:患上腸癌的人,往往忽視3個癥狀提到癌癥,我們總是會想到傾家蕩產、嚴重疼痛、負債累累、死亡等不好的詞匯! 在大家的心中,癌癥似乎已經和死亡劃上了等號,它就是典型的不治之癥! 但事實卻不如大家想象一般,癌癥同樣也是一種可以治療、可以實現臨床治愈的慢性疾病。 隨著近些年全球醫療技術的不斷進展、新的抗癌方式問世,越來越多的癌癥類型都可得到有效治療,多數早期癌變經過治療后,患者的生存率都會有明顯提升; 就拿我國最為高發的消化道癌“大腸癌”來說,早期患者經過科學治療后,五年內的生存率極高,甚至是可以達到90%以上。 不過遺憾的是,由于大腸癌早期的癥狀不明顯、國民對其警惕性較低,所以絕大部分大腸癌患者初次就診時,病情就已經進入了晚期! 難道腸癌早期發現真的就是癡人說夢,真的就沒有任何異常嗎?錯! 腸癌早期發現難,只是因為你沒有了解以下三個癥狀而已: 1、經常腹痛 任何實體惡性腫瘤都會在病情不同時期合并疼痛,腸癌發展中同樣也是如此。腸道本就處于人體下腹腔內,當腸癌進展到嚴重階段之后,往往會合并周圍組織浸潤和粘連、腸道狹窄或梗阻、腸穿孔等問題,患者可因此出現腹痛。 但是,在腸癌疼痛的初期,基本都表現為了不定時的隱痛、鈍痛,疼痛會隨著病情進展不斷加重,最終出現持續性的腹部絞痛、鈍痛、牽拉痛,一旦出現腸穿孔、嚴重梗阻,患者還會伴隨劇烈難忍受的突發腹痛; 2、反復腹瀉 大腸是糞便形成、排出的渠道,所以腸癌自然就會對患者的排便造成影響。腸道內出現惡性腫瘤之后,腫物會不斷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腸道蠕動速度加快、紊亂,同時還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群平衡,繼而改變患者的排便習慣,比如晨起腹瀉、大便頻率增加等都是常見情況。 同時,由于腸道黏膜分泌改變、癌腫產生分泌物,所以患者排出的糞便多不成型,在其中夾雜了大量的粘液; 3、混合樣便血 如上文中所說,腸癌患者的糞便多不成型,大便中夾雜了一定量的粘液。而在腸癌進入中晚期之后,腫物往往會因血運障礙出現部分糜爛和壞死,同時癌細胞也會不斷浸潤、損傷患者間質內的血管,所以在腸道內往往會有出血癥狀。 隨著出血量的增加,患者在排便過程中,糞便中就可能會有肉眼可見的血液、粘液參雜其中。而一旦腸癌合并了腸道感染、炎癥等問題之后,糞便中還可能會有膿液、膿血,并帶有惡臭味。 如上文中所說,腸癌治療效果如何,關鍵取決于腸癌是否在早期發現。所以,近期如果有以上三個癥狀到來,無論是否為腸癌發出的信號,都需要第一時間就醫篩查。 目前,臨床常用到篩查腸道癌變的方式主要有三類,分別是糞便潛血、直腸指檢、腸鏡篩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