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口人鮮為人知的生活今年4月份,直腸癌手術(shù)后,因為肛門無法保住,王女士75歲老母親的左腹部多出了一個人造肛門,同時連接著一個塑料袋,這個塑料袋將伴隨著老人走完余生。 在我們身邊,有一群帶著糞袋、尿袋生活的社會特殊人,昨日,記者走近他(她)們,了解到他(她)鮮為人知的生活。 南京鼓樓醫(yī)院的吳玲護士長是一位取得資質(zhì)的國際造口治療師,她告訴記者,靠人造肛門排便、人造尿道口排尿的患者通俗地被稱為是造口者(又稱造口人)。造口者往往因為直腸癌手術(shù)而無法保留住自己的肛門,或因為膀胱癌拿掉了膀胱,在這種情況下,醫(yī)生在其腹壁制造了人造的肛門或尿道口,改變排泄的通道,幫助其排泄。 據(jù)吳玲介紹,目前國內(nèi)已有100萬造口者,同時每年還以10萬的速度在遞增,僅僅在鼓樓醫(yī)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就會新增加80名左右的造口者。 尿液糞便隨時會流出來 昨日,在鼓樓醫(yī)院,記者見到了兩位造口者的家屬王女士和陳女士。王女士75歲的老母親在今年4月份因為直腸癌而在左側(cè)的腹部做了人造肛門,陳女士的丈夫今年54歲,去年6月份因為被查出患有晚期膀胱癌而將膀胱拿掉,在右側(cè)的腹部做了人造的尿道口。 說起手術(shù)后的種種,患者家屬都是滿肚子苦水。“膀胱拿掉后,排泄就不受控制了,小便24小時都會流出來”,陳女士說,因為剛剛學著用貼在人造尿道口的圓盤和造口袋,圓盤常常貼不牢,結(jié)果尿液就順著丈夫的腹部往下流。 “每天晚上躺著晾肚皮” 對于造口者來說,排便不受自己控制,時時刻刻“拖”著一個塑料袋生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為造口部位是用腸子或身體的其它組織造成的,非常嬌嫩,而長年粘貼底盤,“背負”造口袋對其都是沉重的負擔,再加上糞便排出時對皮膚的刺激作用,使得造口周圍很容易感染、導致皮膚潰爛發(fā)炎,甚至脫皮。 王女士說,老母親特別愛干凈,為了讓造口干爽一點,夏天,每天洗完澡,老母親都要躺著邊看電視邊晾造口,她開玩笑說是“晾肚皮”,玩笑歸玩笑,但“晾肚皮”的過程卻并不愉快,大糞隨時可能從裸露的造口中流出。 每月花數(shù)百元處理排泄物 對于造口者的家庭來說,各種麻煩和不便之外是經(jīng)濟上的負擔。王女士拿著一個直徑約8厘米的圓盤和一個造口袋對記者說,“這個圓盤是43元,造口袋是24元,再加上5元的粘貼劑,就是72元”,因為母親愛干凈,圓盤和造口袋老要換,王女士說,剛開始的時候,因為不怎么會操作,一個月僅處理排泄物的這些器具就超過千元,而這些費用基本上都不在醫(yī)保報銷范圍內(nèi)。 因為承受不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有一些造口者只能選用便宜的造口袋,而這種造口袋的密封性很差,氣味不時地會從中飄出。 很多患者過著隱居生活 采訪之前,記者請吳玲護士長約的是兩位造口者,但記者昨日來到鼓樓醫(yī)院時才知道兩位造口者都沒有出現(xiàn),而是請各自的家屬來了。 陳女士說,丈夫做過人造尿道口后,變得特別沉默,以前愛熱鬧的他幾乎足不出戶,周圍的親戚朋友都不知道他現(xiàn)在背著一個尿袋生活。今年7月份,陳女士的丈夫回到單位工作后,情緒稍稍好轉(zhuǎn),但他仍固守著自己的秘密,“要是讓別人知道,還怎么抬得起頭來?” 王女士的母親則在手術(shù)后兩個月內(nèi)都沒有笑容,往常樂觀開朗的她性格完全變了。“他(她)們很自卑”,吳玲說,有相當一部分造口者都過著隱居的生活,他們很少與外界接觸。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隨著膀胱癌、腸癌的高發(fā),造口者的隊伍正在越來越壯大,吳玲認為,社會應該更多關(guān)注、關(guān)懷這個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