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花,造口人的生命之花低位直腸癌的患者,因手術切除腫瘤,不能保留肛門,需在腹壁做一腸造口,以排泄腸內容物。有很多患者不能接受“肛門跑到腹部”,下面就是我與一位腸造口患者的敘事故事。 這位患者是一位50多歲的大爺,是機關單位退休人員。術前大爺不知曉是直腸癌,患者家屬要求我們不要把診斷告知大爺,他膽子小,怕他接受不了。家屬告訴大爺是痔瘡,需手術治療。大爺性格開朗,還是比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的。 大爺手術了,做了腸造口。術后第二天,大爺得知有腸造口后,大發雷霆,吵著要出院,說:“不治了,回家等死……”我聽到吵聲,立即趕到大爺床旁,彎下身去,用手輕輕地扶著大爺的肩膀,問到:“大爺,您怎么了?”大爺不理我,還是吵著出院、回家…….旁邊大爺的女兒告訴我,大爺不能接受造口,不想治療了。 我拉住大爺的手,微笑著說:大爺,您聽我說句話行嗎?大爺板著臉說:“說什么呀?快點說吧,我一會要回家了。” 我說:“大爺,您為什么著急呀?” 大爺:“我不要在肚子上弄個口排泄大便,我寧愿死也不想帶這個造口!” “大爺,您為什么不愿意帶造口?它對您有什么影響?” “肚子上帶個袋子,以后怎么出門啊?排泄大便,肯定會很臭,我有很多老年大學的朋友,以后怎么和他們一起參加活動?” “哦,我明白了,原來大爺是擔心這個造口影響您的生活。大爺,您聽我說,根據手術需要,咱需要在腹部做這個造口,其實如果咱們處置好,跟正常人一樣,一點也不會影響您的生活。” 大爺半信半疑地望著我說“怎么會呢?” 我微笑著望著他,堅定地說:“大爺,我在胃腸外科工作15年了,您還不相信我嗎?” 大爺沉默不語。 我又說:“人年紀大了,得個小病不是事。咱不考慮這個病,想想您還有什么開心的事嗎?” 大爺的心情放松了很多,語氣也平和了,說:“除了得了這個病,我還是很幸福的,我從機關退休,和老伴相親相愛,開始享受生活了;一兒一女很孝順;我平時還跟老年大學的朋友一起參加活動……” “是啊,您看您的生活多幸福,很多人都羨慕您呢。我知道您學歷也很高呢,那您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咱們可以想辦法和造口成為“好朋友”,好好相伴,不是嗎?” 大爺眼里泛起了希望的亮光,望著我說:“怎么好好相伴?” 我說:“您稍等” 我去拿了造口玫瑰花圖片和造口護理包,回到大爺床旁。耐心地給大爺講解常規的造口護理流程、造口人的飲食,講解如何洗澡、如何運動,如何社交;又列舉了一些明星及運動員造口人的成功事跡……. 大爺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握著我的手激動地說:“王護士,謝謝你,沒有你的指導,我都覺得沒法過了呢。原來這個造口也沒那么可怕,我的身體還不錯,經濟條件也很好,我能好好處置造口的,它應該不會影響我的生活。” “嗯,大爺,您這么想就對了,您看孩子們都在這看著呢,您還得給他們做榜樣呢,有您這么堅強的父親,他們會很驕傲的。您文化水平高,理解能力好,希望您以后還能給其他造口患者做榜樣,讓他們能接受造口,順利回歸生活” 接下來的住院時光,大爺都是很開朗地度過的。出院的時候,他已經能自己護理造口了。 患者需要的是我們用心的關愛,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們既要關心患者的身體,更要關心患者的內心。一點點的付出,能換來患者的身心舒暢,我感覺到了護士的價值,也體會到了敘事護理的力量。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王秀華) 附:造口玫瑰花圖片 上一篇非可控式尿流改道下一篇造口五十年,她越活越年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