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我國目前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全國有近2.7億患者,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約占50%。老年高血壓有什么特點?高血壓如何科學管理?
01
波動性大、脈壓高
是老年人高血壓的兩大特點
引起血壓升高有很多因素,有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硬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
對老年人來說,生理退行性改變即器官功能的下降是影響血壓的重要因素。這不僅表現在血管的動脈硬化,血管壓力體感受器、腎臟和中樞系統等調節機制功能的敏感性下降,還表現在對外界的反應、對自身的調節反應能力減弱。像氣候氣溫的刺激、情緒的刺激、飲食的影響,對老年人的血壓影響非常明顯。因而波動性特別大是老年高血壓的特點之一。
老年高血壓另一個常見的特點,就是收縮壓特別高,舒張壓特別低,臨床稱為“單純的收縮期高血壓”或“脈壓高”。
脈壓是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正常范圍是30-40mmHg。臨床上很多老年人會問“降壓到底降哪個”,其實收縮壓和舒張壓對心血管病的風險影響都是非常明確的,降壓二者要兼顧。要注意的是,舒張壓不能降得太低,尤其是脈壓高的老年人,如果沒有冠心病,舒張壓不要低于50-55 mmHg;如果有冠心病的,舒張壓不要低于60 mmHg。對于收縮壓,大部分患者要盡量降到140 mmHg以下。
當然,臨床上降壓到底降多少要根據個體情況和風險制訂方案。老年人體質虛弱的,舒張壓水平又特別低,在收縮壓下降舒張壓會更低的情況下,即使收縮壓150 mmHg也能接受,因為除了要考慮到降壓的有效性,還要考慮到降壓的安全性。
對于健康的老年人,血壓可以降得更低一點。對于已經合并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腎臟病人或有冠心病的病人,血壓可以降到130/80 mmHg以下,這樣的目標值對心功能和腎功能的改善更有好處。
02
為何患“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年輕?
一方面,與遺傳有關。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在早期出現高血壓癥狀。
另一方面,與不良習慣有關,如吸煙、熬夜、壓力大、吃得太咸等,這是血壓不斷飆升,誘發高血壓等并發癥,損害健康。
當患上高血壓時,大家都會少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因為食鹽當中含有的鈉元素非常高,攝入鈉元素超標就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增加血管負擔。
真正誘發血壓飆升的并不是食鹽,而是其中的鈉元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控制含鈉量較高食物的攝入。
03
如何在家規范測血壓?
對高血壓病人,規范測量血壓很有意義。尤其是在家測血壓,一是次數多,二是能反映不同狀態時的血壓,所以數值比診室一兩次的測量更值得信賴。
那高血壓病人如何在家規范測血壓呢?
首先,血壓值一定是安靜狀態下的數值,測量前安靜休息15分鐘以上,并且避免服用對血壓影響較大的食物或藥物,比如咖啡、茶、部分中藥等。
其次,血壓值容易受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運動、吸煙、飲酒等因素的影響,變異性較大,所以不要只關注一次的血壓值,而要關注一天的平均血壓值。
再次,測量時要求在同一個時間節點連續測量三次,以盡量減少血壓測量的誤差。在早晨起床吃藥吃飯前,安靜休息5-10分鐘后進行血壓測量,并且測量3次,每次測量間隔1-2分鐘,這個代表清晨血壓值。夜間睡前再同樣測量3次,每次間隔1-2分鐘,這個代表夜間的血壓值。
很多人會發現早晨的血壓值和晚上的血壓值差別挺大,這種差別一方面是來自于藥物治療的影響,但更多的是來自于生理的自身調節。清晨的血壓本就是人體24小時血壓波動的高峰,對老年人來說,清晨的血壓調節機制對生理的反應性會更明顯,所以高血壓病人在清晨更容易血壓升高。
在24小時動態血壓評估后,對于清晨血壓特別高且夜間血壓相對較高的病人,我們建議在夜間加用一顆降壓藥。如果病人夜間血壓很低,只有清晨血壓高,那么可以把清晨原本要服用的降壓藥物提早一些,并盡量選擇長效的降壓藥物。
總之,病人不要過于關注某一個時間節點的血壓值,除非這個時間節點的血壓值比較有規律性、周期性,或者高血壓合并胸悶、頭暈、頭痛等臨床癥狀的,則需要高度關注。
04
繼發性高血壓如何面對?
臨床上,80%-90%的高血壓是原發性的,還有部分是有病因的繼發性高血壓。
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發生夜間睡眠呼吸暫停的病人往往體型偏胖,下巴往后又比較小,脖子比較粗短,主要表現為晚上打呼嚕,白天又很嗜睡,工作后情況可能有所好轉。所以,如果平時血壓高,尤其夜間血壓很高,在服用降壓藥物后依然控制不了血壓的,一定要去做個夜間多導睡眠監測。
第二類常見的是內分泌性的高血壓。臨床上,比較容易發生低血鉀的,或者是用點其他藥物就會引起血鉀偏低的人,就要關注有沒有可能是醛固酮增多癥,這在中年人中發病率還是很高的。此外,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減退后引起的高血壓,包括皮質醇增多、嗜鉻細胞瘤。
第三類是外周動脈疾病型的繼發性高血壓,包括大動脈的狹窄或腎動脈的狹窄。病人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比較嚴重,導致腎動脈也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而狹窄,從而引起血壓不易控制。在大部分的高血壓病人里,認為這是原發性的高血壓,吃了降壓藥物就能控制,但是老年人常常會有血壓突然增高的情況,這時就要考慮是不是有特殊的動脈粥樣硬化或者是外周動脈狹窄。
第四類是腎實質性高血壓,即年輕時有腎病綜合征、腎炎,后來發生高血壓的。慢性腎病和高血壓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關系,高血壓會導致腎病,高血壓引起腎功能減弱又導致血壓不易控制。
還有一種是特別難治的高血壓,病人服用3顆足劑量的藥后血壓依舊控制不了的,或者是要給到4顆藥才能控制的病人,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有效評估。
所以,如果是繼發性的高血壓,我們只要對原發病因進行有效干預,或者選擇一些特殊藥物來進行治療,那么控制率就會顯著提高,治療也更為精準。
05
四類食物,趁早管住嘴
辛辣刺激食物
很多人的飲食無辣不歡,經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僅會導致腸胃功能異常,也會導致胃黏膜發生損傷,增加患胃炎胃潰瘍的風險。
辛辣刺激的食物對于高血壓人群也是非常不利的,很可能會導致血管處于擴張的狀態,甚至會刺激到血管壁,誘發血壓飆升。
刺激性較強的食物會導致血壓不穩定,甚至讓血壓居高不下,也會增加患腦中風的風險,希望大家一定要少碰,才更有助于血壓的穩定。
控制高脂類食物攝入
臨床上確診高血壓病的人群,想要控制血壓的同時,也要控制好血脂水平,減少脂類物質的攝入,比如動物內臟,油炸類食物等。
高血脂也被稱為血脂代謝異常,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加速血管堵塞,甚至會增加患心梗腦梗的風險。
控制好高脂類食物的攝入,對于血脂的調節有幫助,從而控制血壓。想要保護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才有助于加速血液流動,預防血栓。
控制酒精攝入
高血壓者基本都有飲酒的習慣,但這樣并不利于血壓水平的控制,尤其是在服用藥物期間,如果大量喝酒,很可能會導致血壓飆升。
高血壓人群如果在服藥期間飲用大量的酒,也會影響降壓藥的療效,甚至會增加副作用,損害肝腎功能,所以酒精類的飲品也會增加肝腎代謝負擔。
如果你不想血壓飆升,對于含酒精類的飲品,趕緊拉入黑名單,比如白酒,啤酒,紅酒等等盡量少喝,才更有助于血壓的穩定。
動物內臟
有些人特別喜歡吃動物內臟類的食物,其中含有的營養價值能夠滿足人體所需,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動物內臟,也屬于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并不利于健康。
高脂肪的食物也被稱為高血壓的“加速 器”,一旦攝入過多就會導致體內蛋白質代謝異常,使血壓居高不下,增加患高血壓并發癥的風險。
提醒高血壓人群,如果不想血壓飆升,一定要趕緊管住嘴,少吃動物內臟類的食物,多吃蔬菜,更有助于血壓的穩定。
06
謹記早起“三不要”
早上起床,不要“過快過猛”,要慢慢起來
很多人早上鬧鐘一響就會直接在床上坐起來,但是我們會發現如果猛的起身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的情況。
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壓的人更不能起床太猛,因為此時很可能會導致血管破裂引發中風等嚴重的情況。
早上起床到上午的10點都屬于血管的“黑色時間”,如果起床過猛也會導致心跳速度加快,一定要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
早上排便,不要過于“用力”
早上起床順利排便是一件有益于健康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在排便時會出現便秘的情況,此時用力排便,雖然能夠減輕腸道的負擔,但并不利于身體健康。
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壓的人,如果排便時過于用力就會導致腹壓升高,此時更容易讓心腦血管受到刺激,出現血管破裂的情況,甚至會增加患并發癥的風險。
中老年人腸胃功能蠕動速度下降,更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可以多吃一點新鮮的蔬菜水果,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能夠緩解便秘,也有助于保護血管。
早上起床后,不要“吸煙”
很多煙民在早上睡醒之后,習慣性點上香煙,感覺能夠讓頭腦更快的清醒過來,但是早上起床后立即吸煙對身體危害非常大,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也會導致血壓飆升。
尼古丁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也會導致血壓居高不下,甚至會導致加快,心臟收縮,舒張加快,血壓飆升。
所以高血壓人群在早上起床之后不要任性妄為,更不能吸煙,不管是任何人早上吸煙都會增加對身體的損傷,希望你能趕緊戒煙。
高血壓人群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才更有助于學校的穩定,保護血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