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價值同盟再出發!工商關系迎來新變化在新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工商合作也迎來了新的變化。 變化的背后,最大的推動力就是政策因素。兩票制、集采、醫保支付等政策的落地,一步步打破了傳統的工商合作體系,原來的“套路”可能行不通了。藥品供給側的改革,也讓藥品銷售市場進入新消費時代,以消費者為核心將真正成為未來工商合作的核心。 從最近一些工商合作的案例來看,價值鏈接成為了藥店與上游工業在談合作時的高頻詞。而“價值”的本身并不局限于原有的政策和活動支持等要素,更重要的是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迭變 零售終端能否提供更有價值、有溫度的專業服務,已經成為了當前工商合作迭變的方向之一,這個變化與政策降藥價、消費者習慣的改變不無關系。 一直以來,工商合作都是業內的熱門話題之一,彼此之間可以說是“相愛相殺”。 按照“行規”,工業企業要走零售渠道,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進場費、鋪底貨、扣率要求等“利益交換”,這個過程是工商博弈最激烈的時候,能否合作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環節。即使合作成功了,還面臨著增量的不確定性,影響的因素包括產品定級、推廣動作配合度、產品本身的策略、競品壓力等等,同時動銷還需要團隊、財物等的支持,投入的成本并不小。 對于藥店來說,以獲取商品差價來盈利的模式,意味著其必須在工商合作方面“斤斤計較”,以便在扣率、進場費、動銷支持等方面獲得工業最大的支持,以保障業績目標的完成。另一方面,處方藥的銷售對人員的專業化要求高,價格方面也要向醫院看齊,使得不少處方藥企業在選擇零售渠道時,更注重合作藥店的品牌、專業服務等因素。當然,藥店也會考慮工業企業提供的支持力度,比如有些工業就提供慢病管理系統等專業化的服務。 而“雙通道”的實施,給工商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這促進了創新藥加快落地零售渠道,但長期用藥管理、治療持續時間等問題仍是行業痛點,也成為工商雙方合作共同面臨的難題。 事實上,圍繞患者真實需求,零售終端能否提供更有價值、有溫度的專業服務,已經成為了當前工商合作迭變的方向之一,這個變化與政策降藥價、消費者習慣的改變不無關系。 雙重壓力 可以預見,未來藥店、工業企業的毛利必然迎來新一輪的下降,在品類管理、專業化服務、健康教育以及客流、客單、毛利等維度,藥店需要新的支持和思路。 從政策來看,近幾年,國家醫改不斷深化,最大的變化就是藥價逐步回歸,在一致性評價、集中采購、醫保支付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下,低藥價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主流聲音,醫藥工商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藥店原有的高毛利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因為工業企業也面臨多方面的困難。另一方面,藥店要想在保健食品等品類實現突破,也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米內網2021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保健品市場預測數據顯示,繼2020年整體銷售額跌破200億元后,2021年預計降幅在1.7%,且最近三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保健品市場規模均在下滑。 隨著“互聯網 ”的興起,在這場浪潮中,包括藥店在內的醫藥行業也受到重大的影響,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線上渠道大放異彩,除了O2O模式,原來的醫藥電商企業也開始轉型,不少工業開始借助這些平臺開拓新的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的習慣發生了新的變化,除了更愿意擁抱線上渠道外,消費也更加理性,自我藥療的觀念日益增強,在藥店購藥場景中話語權持續提升。 這些因素反饋到藥店,出現的“連鎖反應”就是:推銷、聯合銷售雖然還在奏效,但效果越來越弱。消費者習慣對接收到的信息借助網絡進行二次驗證,這對連鎖企業銷售者的專業能力與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預見,未來藥店、工業企業的毛利必然迎來新一輪的下降,藥店不僅需要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商品,在品類管理、專業化服務、健康教育以及客流、客單、毛利等維度也需要新的支持和思路,這就需要工商聯合、直面終端、抱團取暖。 從摒棄“榨干剩余價值”取向開始 工業企業不可能承接或解決藥店的所有需求和問題,工業對藥店也不應該“包辦一切”,與藥店合作要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打造特色服務,而不是大同小異的技能、動銷培訓。 種種跡象表明,原來的工商合作模式越來越“不合時宜”,在未來的銷售場景中,店員的角色要從銷售者轉型為健康顧問,同樣迫使連鎖藥店打磨專業、優化服務,回歸醫藥行業的專業特性。 工商企業要建立全新的合作關系,從兩者的市場定位來看,關鍵在于如何讓藥店能把產品賣出去并且賺到錢,這就要工業企業助力藥店解決關鍵問題。從當前藥店發展的情況來看,增長乏力、毛利下滑、線上渠道沖擊、客流下滑、客單價減少等已經成為了藥店急需解決的問題。 當然,工業企業不可能承接或解決藥店的所有需求和問題,工業對藥店也不應該“包辦一切”,與藥店合作也要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打造特色服務,而不是大同小異的技能、動銷培訓。 現在O2O業務對于連鎖來說,既熱門又陌生。疫情影響不得不做,但人才、運營策略等方面的不足,很多時候只是在為平臺賺流量。如果工業企業能在這方面給予藥店更多的支持和共同探討,加強二者的互動,在解決藥店難題的同時,必然會促進雙方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產品銷售也將會有更多的方法和動銷。 作為守護群眾健康的關鍵一環,藥店未來的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同時也是專業化的競爭。藥店專業化已經喊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由于種種原因,藥店專業化服務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隨著“雙通道”政策的實施,對藥店專業服務的能力要求更高。 要改變舊有的合作模式,建立新的合作機制,當務之急是工商雙方從摒棄“千方百計從對方手中榨干剩余價值”的取向開始。比如,工業企業與藥店共同把患者院外用藥服務場景做好,幫助患者獲得規范、安全的購藥渠道和用藥指導,同時又可以幫助藥店在“微利”時代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