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師法》實施,有這些證也不能算醫生但是到底什么是真醫師,什么是假醫師,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分辨呢?來跟監督君一起學習一下。 首先要參加統一考試 《》第二條規定“醫師是指依法取得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因此要成為一名醫師,首先要參加全國統一的醫師資格考試,或者中醫師承和中醫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成績合格后獲得《醫師資格證書》。 還要在醫療機構注冊并執業 但僅僅取得了執業醫師或者助理醫師資格,還不能算是真正的醫師,獲得醫師資格的人員還要在醫療衛生機構中注冊并執業,才能算是真正的“醫師”。 因此,醫師一定要取得《醫師資格證書》和《醫師執業證書》,并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從事相應的醫療衛生服務才是合法的。 有些資格證不算數 除此之外,取得“健康管理師”“推拿按摩師”“母嬰保健師”“產后康復師”等資格證的,統統不能算是醫師,也不能進行醫學診療活動。 另外,鄉村醫師因為有一定特殊性,雖然不能算是醫師,但按照《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從事醫療服務活動。 怎么知道是不是真“醫師” 想要知道給自己看病的醫師是不是真正的“醫師”?小伙伴們可以這樣做: 一是有些地方醫療機構要求在顯著位置對醫師執業信息進行公示;二是知道醫師姓名和準確的執業地點信息,可以自行在國家衛健委官網上“公眾查詢”欄目進行查詢;三是知道醫師姓名、身份證號、執業地點、執業證號等執業信息的,可以依法向醫師注冊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公開。 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行醫,輕則會被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依據《醫師法》第五十九條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行政處罰,重則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