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兒所開展“落戶通州,健康先行”專項行動首都兒科研究所與北京市通州區教育委員會聯合舉行“落戶通州,健康先行”專項行動啟動儀式,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書記劉中勛和通州區教育工委書記劉青松簽訂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專項行動將探索建立醫教研融合模式下的區域性兒童健康管理服務體系,依托現有的幼兒園與中小學群體衛生保健管理,挖掘數字資源信息,整合區域兒科醫療資源,利用互聯網醫療技術平臺實現區域內兒童健康分級管理,提供精準化個體干預措施,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形成兒童健康與疾病統籌兼顧的區域性兒童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 嬰幼兒照護服務研究指導中心主任關宏巖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她表示,將通過建立三級防治網絡模式、建立“互聯網 ”醫療診療平臺、提供全面健康指導服務、開展人員培訓和健康宣教四項舉措,促進區域性兒童健康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在學校幼兒園、區衛生保健所、首兒所建立的三級防治網絡,可以監測分析兒童體檢數據,篩查出指標異常和需要醫療干預的兒童,通過綠色通道轉診到首兒所診治;專門設立的互聯網診療平臺上,有兒童營養、運動、內分泌、眼科、保健科等協同合作模式專家團隊提供咨詢服務;以附屬兒童醫院為保障的診前預檢、數據采集、病例篩選、診療干預、追蹤隨訪、健康管理的閉環診療模式,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全過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針對3-17歲兒童近視、肥胖、心理、睡眠等突出問題,開展全面健康篩查、預警和指導一體化的全程健康管理,將有效控制健康問題的上升趨勢;首兒所專家定期到學校、幼兒園開展的校醫專業技能培訓和家長健康宣教,會更加密切“家校醫”三方合作。此外,專項行動為區域內6所校(園)的6000余名兒童提供的全過程健康管理服務,也是為后期在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愛和重視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是我們教師的首要職責和義務”,理工附中通州校區、宋莊鎮中心小學、紅杉溪谷幼兒園負責人在發言中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學校、幼兒園一直高度重視學生的身心“雙健康”。在近兩年學生健康體檢中發現,視力不良和肥胖比率有所提升,同時部分學生存在學習焦慮、自責傾向,亟需專業機構人員評估和指導。同時加強校醫隊伍建設、提高其專業水平,探索傳染病預防控制的策略措施和長效機制,都是需要提升和解決的問題。學校將積極配合項目實施,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宗旨,推進學校衛生保健工作,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首都兒科研究所黨委書記劉中勛 首兒所通州院區作為北京市“3個100”重點工程項目、民生工程項目正在穩步建設推進中。“作為兒童專科三甲醫院,守護兒童健康是我們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新院區未建成前,率先讓通州區百姓享受到首兒所健康保障服務,是設立本次專項行動的初衷。”劉中勛說,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公立醫院的發展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首兒所在探索新模式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關注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始終把讓孩子不得病少生病、健康快樂成長作為追求目標。 通州區教育工委書記劉青松 劉青松說,“首兒所通州院區還沒有建成就主動為轄區兒童提供健康醫療服務,這種責任擔當讓我們非常感動。在學生健康管理方面,教委、學校都做出了極大努力、開展了一系列具體工作,但離我們的預期仍有差距。在我們困惑的時候,首兒所黨委送來了‘落戶通州、健康先行’的專項行動方案,相信這一合作將為副中心兒童健康教育開辟新的篇章。6家試點校(園)也將積極配合首兒所專家團隊工作,落實健康管理辦法,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共同實現提高全區兒童健康水平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