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紀委發文,嚴查醫械采購「小圈子」在醫藥、器械采購的灰色利益輸送鏈條中,一些“關鍵少數”成為醫藥企業的主攻對象。為徹底斬斷耗材采購使用中對灰色利益的依賴,紀檢監察機關、行業主管部門、司法機關聯動稽查,受賄行賄一起查,釋放出嚴厲懲治醫療領域腐敗問題的鮮明信號。 查“窩案串案”近日,微信公眾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聚焦民生痛點,持續糾治醫療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一文,強調持續糾治醫療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文章指出,濟南市原衛計委黨委書記、主任賈某接受審查調查。去年以來,中國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哈醫大附屬第一醫院原院長周某,重慶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王某等多名醫療衛生領域廳局級干部相繼落馬。此外,還有一批基層醫療衛生系統領導干部被查。 2021年10月29日,四川省紀委監委對6起醫療衛生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典型案例進行公開通報,其中大多涉及“一把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和藥品采購等工作中收受賄賂問題。 如四川省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李元峰于2003年至2020年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及影響力,為9位代理商在銷售醫療設備、耗材、藥品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賄賂折合人民幣共計2118萬余元。 文章指出,醫療衛生領域專業性強,有些“關鍵少數”在醫療衛生領域深耕多年,既是行政領導又是權威專家,很容易形成“小圈子”、搞“一言堂”。在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下,極易在藥品和醫療器械采購、醫保資金管理等環節滋生腐敗問題。 窩案串案頻發,是醫療領域腐敗的又一個重要特點。醫療衛生系統各環節環環緊扣,一個問題可能牽扯多人多部門,查辦案件往往“拔出蘿卜帶出泥”。 文章提到,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人民醫院原院長周方大搞醫藥、器械采購利益輸送,在周方的影響下,來賓市人民醫院部分領導干部甘于被“圍獵”,把手中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醫院政治生態被嚴重污染。最終,該窩案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76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2021年7月2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原副院長馬林昆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指出,馬林昆利用手中職權,拿醫療設備、藥品、耗材采購準入資格作為籌碼,長期與不法藥商結成利益同盟,尋找中間人作為“防火墻”,充當“影子股東”,內外勾結大肆受賄,大搞“期權腐敗”,擾亂了醫療衛生秩序,破壞了醫藥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啃食群眾和醫院利益。 受賄行賄一起查2021年9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與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提到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化推進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 堅決查處行賄行為,重點查處多次行賄、巨額行賄以及向多人行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在國家重要工作、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中行賄的;在組織人事、執紀執法司法、生態環保、財政金融、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幫扶救災、養老社保、教育醫療等領域行賄的;實施重大商業賄賂的行為。 中紀委文章提到,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是斬斷利益輸送腐敗鏈條,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的有力舉措。 2021年4月1日,云南省紀委監委公開通報,對“涉嫌向昆明醫科大學原黨委書記袁斌行賄,經多次談話,仍拒不交代與袁斌之間的不正當經濟往來”的4名涉嫌行賄人員,采取留置措施。 本次通報并非個例,2021年,云南省紀委監委先后對醫療領域3批12名涉嫌行賄的人員依法采取留置措施,形成強烈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斬斷行賄者和受賄者利益鏈條,釋放出嚴厲懲治醫療領域腐敗問題的鮮明信號。 以點帶面,震懾帶金銷售隨著藥品、器械監管的配套措施不斷完善,醫療器械領域的灰色地帶正大幅縮減,通過以點帶面,嚴厲震懾帶金銷售行為,“嚴監管”趨勢逐漸凸顯。 四川省紀委監委持續開展醫療衛生領域系統治理工作,2021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摸排相關問題線索2188條,4824人主動上交違規違紀資金4061萬元;查處醫療衛生領域問題2087起4187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68人,移送司法機關60人,追繳退賠違紀違法資金2.07億余元。 2020年4月,紀檢監察機關在案件查辦中發現阿壩州人民醫院原院長谷運麒相關問題線索。經查,谷運麒在擔任阿壩州人民醫院副院長、院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醫療藥品、耗材和設備采購等方面謀取不正當利益并收受巨額財物,違紀違法金額高達2600余萬元。 2021年2月18日,谷運麒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違紀違法所得;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2020年8月26日,阿壩州紀委監委同日留置了包括谷運麒在內的4名醫院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在當地衛健系統產生強烈震懾,阿壩州人民醫院先后有173人次主動上交違紀違規所得336.7萬元。 8月12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印發《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行動計劃(2021-2024年)》的通知,行動計劃起草背景主要針對目前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主要是“紅包”、回扣等行風問題。 要求自2021年至2024年,集中開展整治“紅包”、回扣專項行動,加大監督檢查、執紀執法力度,對違反行業紀律的醫務人員,批評教育一批、通報處理一批、嚴肅清理一批,對涉嫌利益輸送的各類機構,嚴肅懲處、移送線索、行業禁入,持續保持對“紅包”、回扣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 通過制度規避和監督強化,藥械采購的陰影地帶正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公平、科學、嚴禁的健康招采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