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濾泡淋巴瘤反應適應性治療,剛踏入精準治療的門檻濾泡性淋巴瘤(FL)是最常見的惰性淋巴瘤,具有復雜的疾病生物學特征,表現為顯著的臨床異質性。大多數患者的生存期較長,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較快復發或對標準治療難治。 在診斷時和整個治療過程中,許多易感患者可以通過高危臨床因素(如POD24)和生物學特征(如基因表達譜)來識別,從而在治療上克服不良預后。但FL與實體瘤不同,后者通過突變導向或分子風險適應方法可能提供選擇標準還是靶向治療的選擇機會,而多數淋巴瘤(尤其是FL)的治療仍然主要是經驗驅動,并且仍然主要依賴抗CD20/化療聯合治療。 III期PRIMA和GALLIUM研究已證實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作為FL誘導后鞏固治療策略的獲益,這兩項研究均證實,與緩解患者中的觀察策略相比,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可延長PFS。 2021年10月,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雜志發表了一項隨機研究(FOLL12)的結果,目的是評估濾泡性淋巴瘤(FL)一線誘導后反應適應性(response-adapted)維持治療對比利妥昔單抗標準維持2年的可行性,這是基于FL結局相關風險因素(使用微小殘留病和診斷影像學)修改治療手段的首次重要嘗試之一。然而在中位隨訪53個月后,試驗組的進展風險比標準維持更高(3年PFS 72% VS 86%),即使采用非劣效性設計并通過FLIPI2和誘導方案類型進行校正;此外3年OS率也無差異。 針對此研究,近期JCO又發表了羅徹斯特大學JamesP.Wilmot癌癥中心Carla Casulo教授的一篇社論,作者認為雖然FOLL12研究沒有達到主要終點(包括PRIMA和GALLIUM等隨機對照研究也未證實維持治療的生存獲益),但FOLL 12研究不僅擴展了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的建議,更證明了 反應適應性治療策略在FL中是可行的,并確定有機會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評價不同的風險組,它也為晚期濾泡淋巴瘤開啟了另一扇門,那就是進一步探索濾泡淋巴瘤的個性化策略以阻止疾病進展。 誘導緩解FL患者給予標準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是降低淋巴瘤進展風險的最有前景的方法,然而哪些患者應該接受維持治療仍是全球FL研究者經常爭論的問題,并由患者年齡、潛在毒性、合并癥和對一線治療的反應平衡。 FOLL 12研究是建立在未來臨床試驗設計基礎上的有用模型,因此未來的研究應加入二代測序,以便在大多數患者中更靈敏地收集診斷時的分子標志物,并探索利用FL生物弱點、限制治療持續時間/毒性并納入患者報告結局的新型維持策略。FL的研究確實處于改革的閾值,可期待反應適應性精準治療作為不斷發展中的標準治療。 注:FOLL 12研究一部分誘導治療后MRD陰性患者仍出現淋巴瘤進展和MRD復發,因此研究者建議所有緩解患者均應接受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因為PET陰性CMR的患者實驗性干預尚不足以預防疾病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