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2022版來了,這些指標必須優先關注持續改進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的醫療服務是衛生健康工作的核心任務,也是深入推進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醫療質量一直是醫院管理的重點和核心環節,2016年在高度凝練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國際先進做法,國家衛計委組織制定了《醫療質量管理辦法》,這是我國以質量管理的頂層設計,確定了衛健委依托專業組織開展質控工作,建立了醫療質量管理評估制度,醫療安全與制度,醫療安全核心制度等,為醫療質量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工作,我國醫療質量得以快速提升。 從2016年國家衛健委內部發行了第一本《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通過哨點醫院的醫療質量數據,讓醫院管理者能夠初步窺探到目前醫療質量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重點方向。國家在之后的公立考核中,也把醫療質量管理,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占總指標數的1半左右,在最新版的等級醫院評審標準中,在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質量管理也都是重中之重。可以說,質量管理是醫院管理的第一要務。《醫療質量管理辦法》中也明確提出了,質量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質量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一把手工程。 《醫療質量管理辦法》實施以來,我國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組織體系、指標體系、規范體系不斷完善,醫療質量安全信息化監測工作機制日益健全,透過連續多年的《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也為以目標導向的醫療質量安全持續改進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持和機制保障。醫療質量安全基線情況逐步清晰,根據醫療質量安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制定年度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就成為一個很有效的管理抓手。因此從2021年開始,國家衛健委提出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目標管理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現代管理方法,也是世界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醫療衛生領域管理的通用方法。年度目標來源于國家發布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醫療質量控制指標、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或行業診療指南等相關政策要求,是在基于對我國醫療質量安全情況客觀量化分析,充分考慮科學性、時效性、可操作性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醫療質量安全領域突出或者共性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提出的。2021年度提出的10項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
并于《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關于印發2021年質控工作改進目標的函》的形勢印發了2021年各專業的目標33個。 2021年,衛健委首次發布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全行業高度關注,各方圍繞相關目標積極開展落實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充分證明了目標管理在醫療質量安全領域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重要作用。國家醫療質量安全目標發布后,行業針對性的開展改進工作,部分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在1年內得到明顯改善,相關改進工作進入良性軌道。同時,也有一些新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暴露出來,成為需要關注的重點。為了充分發揮目標對行業的引導作用,指導行業精準開展改進工作,需要根據醫療質量安全變化情況,衛健委就按年度針對性制定發布目標,推動醫療質量安全工作實現精準改進。2022年目標是2021年目標的繼承與發展,兩者均基于當前我國醫療質量安全領域的突出薄弱環節提出。2021年10項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中,有8項繼續作為2022年目標,其余2項作為各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繼續推進,以保障相關工作的延續性。本次通知同時公布了各專業質控目標40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