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準微創手術器械,國內創新企業積極切入這一百億藍海市場 近日,微創外科手術設備及耗材研發生產商西山科技宣布完成過億元D輪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產業投資人國藥投資、金闔資本共同完成。西山科技成立于1999年,公司主要產品圍繞三大技術平臺、七大業務方向布局,包括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等科室的手術動力設備及耗材。 近年來,微創外科手術器械是投資機構最重視的細分賽道之一。2019年,博裕、GIC和藥明康德支持健適醫療戰略收購瑞奇外科。2020年,高瓴陸續投資了康基醫療、逸思醫療和厚凱醫療等多家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啟明則投資了專注于吻合器的英途康和主攻超聲刀的圣哲醫療。2021年,中信醫療基金領投了專注能量產品的益超醫療。 這個賽道為何能贏得諸多投資機構青睞,以及行業競爭格局如何呢? 市場規模超400億元,增速達17.1% 微創外科手術是近年來醫學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治療手段,與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治療具有傷口小、疤痕細、手術中出血少、術后病人疼痛輕、恢復快等特征,正逐漸成為手術中的主流。 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可分為智能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和其他器械,智能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主要包括吻合器、超聲刀及電刀;其他器械,如夾具、套管、縫合線、套管針及解剖器。 根據產品是否作一次性用途,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可分類為一次性使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和可重復使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 微創外科手術的發展,與之對應的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市場也進入高速發展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我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市場的規模由2016年的117億元人民幣已增至2020年的19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1%,預計2025年將達到423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7.1%,整體呈現增長態勢。 另外,2020年我國微創外科手術的滲透率為12.8%,遠低于美國50.7%的滲透率,未來國內微創手術市場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016-2025年(預計)中國微創外科手術器械及配件市場規模 來源:年報、專家訪談、國家衛生委員會、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進口占主導,國產走獨立自主創新之路 行業正處于高速成長期,但目前仍是進口器械占市場主導地位,如腔鏡吻合器70%以上的市場份額以及超聲刀80%以上的市場份額,仍由強生、美敦力等進口品牌占據。 雖然進口的霸主地位一時間還難以撼動,但隨著技術升級以及進口替代政策下,不斷有國產創新企業涌入其中,且在產品上不斷突破。 英途康是全球首家推出全系列電動智能吻合器產品的廠家,旗下E-Stapling™智能電驅動平臺全系列電動吻合器,是目前國內唯一斬獲國內NMPA三類證、歐盟CE雙重認證的電動吻合器產品。 逸思醫療已完成多款高值手術耗材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包括easyEndo腔鏡直線型切割吻合器、easyUS超聲切割止血刀系統、easyCS一次性使用管型吻合器、easyLC一次性使用直線型切割吻合器等。 圣哲醫療已經構建起了包括SanAgile圣俐超聲切割止血刀系統、SanPulse圣鉑射頻超高頻外科集成系統、SapPare圣璞腔鏡電動切割閉合器在內的能量外科器械在研管線。 同時相比進口企業,國內企業更貼近中國醫療市場,能夠快速靈活適應不同市場差異化需求,并保持成本上的競爭優勢。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百億藍海正當時,國產迎來黃金發展時期,未來國產化微創醫療手術器械取代進口器械是必然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