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萬余人主動上交不當所得!云南醫療反腐成果公布作者|何天華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云南省紀委監委召開醫療領域專案座談會,通報近期查處的典型案件,與會人員圍繞推進清廉醫院建設、開展警示教育、查找制度漏洞、排查崗位廉潔風險、加強執業行為監管、建立不正之風糾偏長效機制等建言獻策。 “建議規范線上診療服務,加大對藥企、藥商的監管,建立藥企、藥商、醫藥代表‘黑名單’制度……”專案座談會既通報案情,又集思廣益、找準病灶、以案促建,有效發揮案件查辦治本功能,鞏固醫療系統不正之風整治成果。 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 醫療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群眾反映強烈。云南省紀委監委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部署,加大查處和通報曝光力度,持續深化醫療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日前,該省先后查處昆明醫科大學原黨委書記袁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原副院長馬林昆、文山州人民醫院原院長盧京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并對12名涉嫌行賄人員依法采取留置措施。 “馬林昆違紀違法案件涉及藥品、耗材供應商數十人,對行賄數額大、屢教屢犯、拒不配合的行賄人,堅決采取留置措施。”云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把嚴肅查處醫療領域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作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重點,在醫療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過程中,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斬斷利益輸送腐敗鏈,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維護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 據悉,云南省紀委監委自2019年以來,持續對全省醫療衛生行業行風建設及不正之風開展專項監督檢查。相關監督檢查室與派駐機構聯合監督,督促全省2119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全面清理整治,深入部分醫院開展“體驗式”監督和“蹲點式”監督;對昆明、普洱、紅河、保山、大理等州(市)衛健委和部分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監督檢查,通過突擊檢查、查閱材料、與相關人員談話、聽取匯報、隨機走訪等多種方式及時發現、督促解決問題。 專項整治期間,全省共查處醫療衛生系統腐敗案件179起,審查調查13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61人;61所三級公立醫院、235所縣級醫院、362所公共衛生單位、1461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萬余人主動上交了不當所得。 強化警示震懾效應 “反腐為民、反腐惠民。”云南省紀委監委堅持懲戒和教育相結合,推動查辦案件從處分決定“一張紙”到警示教育“一堂課”,鞏固深化全省醫療系統不正之風整治成果。 “在馬林昆案查辦過程中,我們有效整合案件查辦相關單位、省級新聞媒體、省紀委監委機關相關部門的力量,在案件查辦、推進、通報等環節聯動互動,充分挖掘案件的震懾和警示教育作用。”云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適時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案件相關情況,實現警示和震懾效果的**大化,做實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管、以案促治。 開展警示教育過程中,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實際探索更加有效的警示懲戒方法和途徑。文山州拍攝警示教育片《醫不自“治”》,用“片中人”違紀違法案例警示教育全州醫療行業干部職工;勐海縣撰寫致衛生健康系統醫務人員及家屬的“家庭助廉倡議書”;雙柏縣組織該縣衛健局全體干部、縣級醫療機構班子成員、部分科室負責人以及鄉鎮衛生院長到廉潔教育基地接受現場警示教育,以案為戒、警鐘長鳴。 消除監督盲區 在加強通報曝光、做好警示教育的同時,云南省紀委監委聚焦主責主業,針對典型案件暴露的突出問題,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以點帶面壓實行業部門整改責任,推動建立不正之風糾偏長效機制。 “發紀檢監察建議只是**步。”云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袁斌、馬林昆、盧京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主要涉及醫療領域中設備采購、藥品配送、耗材供應、職務提拔、工程建設、開具虛假證明等方面。紀檢監察機關向相關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提出整改建議,并對整改落實、組織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整治醫療領域不正之風,需要多方發力、形成合力。云南省紀委監委督促省財政廳、省衛健委、省醫保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政府采購和出讓中心等相關部門開展以案促改、以案促建,推進制度“廢改立”,修訂完善和出臺醫療衛生系統物資采購、招投標等相關制度和流程,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據介紹,全省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中,全面梳理排查涉及藥品、器械、耗材、試劑、設備儀器等采購、使用環節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形成60多項制度建設的參考清單,督促修訂完善內部管理制度8391個,新建制度4940個。 在完善監督體系方面,云南省紀委監委發揮監督檢查室、審查調查室聯系地區、單位的便利條件和派駐機構“探頭”作用,做深做實日常監督,加大對醫療衛生行業單位落實“三重一大”事項相關制度的監督力度,消除腐敗易發高發環節的監督“**點”和“盲區”。 編輯:小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