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長帶頭腐,導致醫院“全鏈條”腐敗作者|劉遠航(中央紀委**監委網站 范秋(四川省廣安市紀委監委 ) 來源|中央紀委**監委網站 案例 2020年11月,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原財務科長、會計譚旭來到縣監委主動投案,交代其挪用上千萬公款用于網絡賭博以及收受藥商好處費的犯罪事實。譚旭的投案,揭開了該院院長張曉明的貪腐黑幕。隨后,該院多名關鍵崗位人員被立案審查調查。 2003年10月至2020年11月,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張曉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藥品、及衛生耗材采購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現金1600余萬元;他與財務人員沆瀣一氣,多次套取醫院公款共計80余萬元;張曉明還存在其他違紀違法行為。2021年6月,張曉明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說紀 “沒有我的關照,他們在醫院做不成生意,想賺更多的錢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們給我的錢,也是從利潤當中拿出來的,所以我覺得收錢心安理得。”留置期間,談及收錢的原因,張曉明對辦案人員這樣說道。也正是這樣扭曲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一步步走向破紀違法。 經查,張曉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現金共計1600余萬元。如此巨額贓款,**筆是從3000元開始的。 張曉明在廣安市鄰水縣九龍中心衛生院擔任工會主席時,就認識了藥商左某。在張曉明擔任該衛生院院長后,左某找到張曉明,送上3000元好處費,希望其在藥品進院審批、藥款結算等方面提供幫助,并約定給予張曉明回扣。 隨后,他們之間的接觸變多,左某對張曉明有求必應,張曉明和家人不管何時找左某要錢,左某都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正因如此,張曉明認為左某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對象,兩人的關系逐漸牢固。 張曉明調任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后,默許左某掛靠多家醫藥公司向醫院供藥,十幾年間,依靠著張曉明的關系,左某向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銷售藥品9000余萬元。 有了左某的先例,藥商們紛紛想跟張曉明搞好關系。某醫藥公司副經理陳某某聽說張曉明愛好籃球,就經常邀請他到成都、深圳等地觀看籃球比賽,逐漸成為其“圈內人”,醫藥生意越做越順。陳某某也“投桃報李”,按約定奉上回扣,連張曉明每日必服的藥品都免費供應,以細水長流的方式進行“感情投資”。 上梁不正下梁歪。張曉明“帶頭腐”,帶壞下屬“共同腐”,開高價藥、拿回扣成了該院公開的秘密。 據辦案人員介紹,在這起腐敗窩案中,收回扣已經成為全院“心照不宣”的約定,院長收取10%的回扣,財務人員、庫房管理員收取2%的回扣,臨床醫生、護士收取15%的回扣,形成了藥品耗材采購院長腐、支付貨款財務腐、藥品入庫庫管腐、處方開單醫生腐的“全鏈條”腐敗。 除了大肆收受藥商回扣,張曉明還把手伸向了醫院公款。 他以公務開支為由,安排財務人員通過修改數額、虛增領取人員等方式,套取資金80余萬元,其個人分得30余萬元。 在張曉明的“言傳身教”下,財務人員也有樣學樣,肆無忌憚地侵吞醫院公款。 該院財務科原科長、會計譚旭就是其中的典型。在張曉明放任下,醫院財務管理狀況十分混亂,譚旭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先后挪用公款2000余萬元用于網絡賭博,致使**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截至目前,該案已留置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全院41名干部職工主動說清問題,上交違紀款180余萬元。 沉疴需猛藥。鄰水縣深刻汲取第二人民醫院案的沉痛教訓,將案件查辦與警示教育、專項治理、建章立制相結合,在全縣醫療機構開展“十大行動”,制定完善財務管理類、工程招標類、藥械管理類各項規章制度17個,梳理廉政風險點124個。在查處腐敗窩案的強大震懾和主動說清問題的政策感召下,截至2021年5月底,僅鄰水縣人民醫院、鄰水縣中醫醫院、鄰水縣婦女兒童醫院就有320人主動說清問題,上交違紀款400余萬元。 辦案者說 收取藥品、醫療器械采購回扣是醫療衛生系統腐敗的常見形式,如果監督監管不到位,醫院“一把手”、財務、藥學、庫管等關鍵崗位人員以權斂財、權力尋租等問題就極易發生。在鄰水縣第二人民醫院案件中,“一把手”腐敗,導致了“全鏈條”失守。這個案件警示我們,要緊盯“關鍵少數”,強化“一把手”監督,發揮“頭雁效應”,帶好班子管好隊伍;聚焦關鍵崗位、重要環節,強化內部管理和內控制度建設,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消除監管**點。 ——廣安市鄰水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蔣凌 END 編輯:小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