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委級醫生捐款1個億支持規培,感動醫療界!來源|看醫界綜合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健康文化頻道、川醫觀察等 今天,你被“醫生給醫院捐款1億”刷屏了嗎? 微博熱搜:
小編朋友圈:
華西醫院劉進教授向醫院捐款1億,設立規范化培訓發展基金,這是我國**由個人捐贈設立的專項規培發展基金。 按照協議,凡是在**和省級住培平臺上注冊培訓基地為華西醫院的**身份住院醫師,包括社會人、本院職工、外院委培(含西藏委培、全科定向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華西醫院住院醫師帶教師資(含住培導師)將在評優、出國交流學習等方面獲得基金支持。
劉進是誰? 他曾也是一名“小鎮做題家”。 1956年,劉進出生在湖北恩施。從小喜歡數學的他卻陰差陽錯地考入了湖北恩施醫學專科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了湖北黃石第二醫院。而報到那天,他主動選擇了麻醉科,一腳踏進了麻醉學科的領域。 1984年,劉進報考了研究生,并在北京阜外醫院完成了碩士和博士學業。 4年后,他來到美國,跟隨國際**麻醉學專家伊格爾做博士后。 “出國學習不要陷入對一兩個課題的研究中,要多花時間去了解為什么美國的臨床醫學比我們做得好。” 這是在劉進出國之前,他的博士生導師徐守春教授對他的叮囑。這句話不僅影響了他的思維方式,更影響了他今后的關注重點和工作方向。 在美國的幾年間,劉進完成了十余篇英文論文,其中幾篇后來一直被世界經典的麻醉學教科書引用。 他是“小藍書”的主編,行業地位不言而喻。
他是麻醉高地的**。 華西醫院麻醉科連續11年位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國醫院**佳專科綜合榜》排名全國**,近年所實施麻醉死亡率小于100萬分之一。 他也是一名“魔鬼總教頭”,讓人害怕、又讓人敬佩。 回國后的2000年,劉進進入華西醫院。自從來到華西醫院,劉進就建立了一系列學習制度,其中**有名且讓業內人士“聞風喪膽”的就是每周四早上7:15就開始的“病案討論”,至今已堅持了20年。 不少人都稱華西麻醉的規培是“魔鬼訓練營”。
也正是這樣科學、成體系、高強度、負責任的規培制度,才培養出了眾多具有華西水平的麻醉醫師。 他是名副其實的生命“守護者”。 目前,國際**醫院的麻醉相關死亡率一般在20~30萬分之一之間,從2006年至今,華西麻醉相關死亡率大概在40萬分之一,近幾年這個數字又翻了倍——從2014年至今,華西麻醉相關死亡率為100萬分之一。也就是說,**近這四年,由于麻醉原因導致患者死亡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概率為100萬分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大約5%的青年麻醉醫師都在華西接受過1~5年的臨床培訓。全國每20個麻醉醫生中,就有1人在華西接受過一年及以上的培訓。 為了“救命”,20年來,劉進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創新藥物。而這次的一億捐贈,資金就來源于劉進其團隊研發的兩類麻醉新藥。 2020年至2021年,華西醫院與宜昌人福簽署了這兩項專利許可及項目合作開發合同,合同總金額為7.5億元,因兩項合同涉及專利均由劉進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產出,按照華西醫院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政策“華西九條”,劉進教授個人獲得了1億元獎勵資金。 然而,這些都不是這名麻醉教授**厲害的地方,劉進教授做了一件改變中國醫學教育的大事:推動中國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已拿到美國“綠卡”的劉進在美國的研究風生水起時,他卻做了一個讓周圍人都感到意外的決定:回國。 “那些年我發現,在美國,一名醫學生要想成為主治醫師,要經歷的這段培訓模式是高度規范、高強度且現代化的,這樣的培養方式保證了他們能夠具有過硬的臨床水平。而相比之下,中國同樣階段的醫學教育則規范度不夠。” 劉進決定,回國后要推動中國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在他的建議下,華西醫院率先在國內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陸續從麻醉科推廣到多個科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確立了華西醫院“高等醫學教育**示范基地”的地位。 而在2003年至2013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劉進連續十年提出“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并將其費用納入**財政預算”的議案和建議,**終被**采納并在全國實施。 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是我國醫生培養制度的一次革命。這一制度也是打造標準化、同質化、高水平醫生的必由之路。 方向是正確的,起步是困難的。 剛開始起步階段,由于相關配套政策不到位,劉進教授遭受了不少“指責”,成為“炮轟”的對象。 近年來,多個省市都印發住院醫師規范化相關實施方案,對住院醫師培養作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 今年8月20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也對住院醫師給予重點關注。**建立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健全臨床帶教激勵機制,保障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待遇,嚴格培訓過程管理和結業考核。 陶行知先生說:人生天地間,各自有稟賦。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對劉進教授而言,規范化培訓也許是他覺得**大的事了。 “1億元,不是個小數目。我今年65歲了,也要退休了,我從事研究和轉化20多年,我在規范化培訓這條路上也走了20多年。希望這筆錢能讓更多的規培醫生和老師們在這條路上繼續前進,為基層培養更多合格的‘健康守門人’。” 65歲,即將退休的劉進教授,準備回老家種點菜,過過陶淵明的日子。 他說,之前我是一個農民背景的醫生,之后我是個有醫生背景的農民。 祝他種菜豐收! END 編輯:小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