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植入類醫療器械“限價令”可能再次推遲近日,國家發改委對心臟支架等進口植入類的價格的調整可能再次推遲。 有關人士向記者透露。“這次調價外企的意見很大,認為這樣的限價政策會對他們在華的經營造成巨大影響。現在是拿回來重新商量,可能要做一些調整,但究竟怎么改還沒有一個明確說法,我們的理解是,恐怕要先擱一擱,至于擱多久,一切都不好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外資醫療器械公司幾乎無一例外地表達了對這一文件實施的擔憂,他們認為,這樣的價格調控“無法鼓勵創新”,“硬性壓制”是行不通的。 其實這并非國家發改委首次對植(介)入類醫療器械產品價格“專項整頓”。 2006年,為解決醫療器械費用高漲的負擔和使用問題,國家發改委曾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植(介)入類醫療器械價格監測和管理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對如心臟起搏器、、支架、人工椎體、人工瓣膜、人工關節等高價格醫療器械的價格進行限制。 但隨后事情的發展并沒有按照規劃的方向走下去,在2006年至今的幾年內,植入類醫療器械的價格在蓬勃發展的醫療器械行業中仍然居高不下。也是基于這種現實,發改委再次將這一類醫療器械的價格調整提上日程,并迫切限定了當年年中執行的時間表。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會長姜峰表示,“這一次的思路還是要通過價格監測、發布市場信息等方式來規范企業定價行為,引導企業合理確定價格,并對流通環節加價率進行適當限制,盡管目前進展并不順利,但這份文件重點劃分了六大類醫療器械產品,最終還是會出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