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急性腸梗阻112例救治分析 腸梗阻的典型癥狀有哪些?
…… 腹痛、嘔吐、腹脹、便秘和停止排氣是腸梗阻的典型癥狀,但在各類腸梗阻中輕重并不一致。 (一)腹痛 腸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在急性完全性機械性小腸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現為陣發性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腸管強烈蠕動所引起。多位于腹中部。常突然發作。逐步加劇至高峰,持續數分鐘后緩解。間隙期可以完全無痛,但過一段時間后可以再發。絞痛的程度和間隙期的長短則視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緩急而異。一般而言十二指腸、上段空腸梗阻時嘔吐可起減壓作用,患者絞痛較輕。而低位回腸梗阻則可因腸脹氣抑制腸蠕動,故絞痛亦輕。唯急性空腸梗阻時絞痛較劇烈。一般每2~5分鐘即發作一次。不完全性腸梗阻腹痛較輕,在一陣腸鳴或排氣后可見緩解。慢性腸梗阻亦然,且間隙期亦長。急性機械性結腸梗阻時腹痛多在下腹部,一般較小腸梗阻為輕。結腸梗阻時若回盲瓣功能正常,結腸內容物不能逆流到小腸,腸腔因而逐漸擴大,壓力增高,因之除陣發性絞痛外可有持續性鈍痛,此種情況的出現應注意有閉袢性腸梗阻的可能性。發作間隙期的持續性鈍痛亦是絞窄性腸梗阻的早期表現,如若腸壁已發生缺血壞死則呈持續性劇烈腹痛。至于麻痹性腸梗阻,由于腸肌已無蠕動能力,故無腸絞痛發作,便可由高度腸管膨脹而引起腹部持續性脹痛。 (二)嘔吐 腸梗阻病人幾乎都有嘔吐,早期為反射性嘔吐,葉出物多為胃內容物。后期則為反流性嘔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嘔吐越頻越烈。低位小腸梗阻時嘔吐較輕亦較疏。結腸梗阻時,由于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無嘔吐,但后期回盲瓣因腸腔過度充盈而關閉不全時亦有較劇烈的嘔吐、吐出物可含糞汁。 (三)腹脹 是較遲出現的癥狀,其程度與梗阻部位有關。高位小腸梗阻由于頻繁嘔吐多無明顯腹脹;低位小腸梗阻或結腸梗阻的晚期常有顯著的全腹膨脹。閉袢性梗阻的腸段膨脹很突出,常呈不對稱的局部膨脹。麻痹性腸梗阻時,全部腸管均膨脹擴大,故腹脹顯著。 (四)便秘和停止排氣 完全性腸梗阻時,患者排便和排氣現象消失。但在高位小腸梗阻的最初2~3日,如梗阻以下腸腔內積存了糞便和氣體,則仍有排便和排氣現象,不能因此否定完全性梗阻的存在。同樣,在絞窄性腸梗阻如腸扭轉、腸套疊以及結腸癌所致的腸梗阻等都仍可有血便或膿血便排出。 (五)全身癥狀 單純性腸梗阻患者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癥狀,但嘔吐頻繁和腹脹嚴重者必有脫水,血鉀過低者有疲軟、嗜睡、乏力和心律失常等癥狀。絞窄性腸梗阻患者的全身癥狀最顯著,早期即有虛脫,很快進入休克狀態。伴有腹腔感染者,腹痛持續并擴散至全腹,同時有畏寒、發熱、白細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癥表現。 …… 急性腸梗阻是常見的一種外科急腹癥。筆者系統回顧了自1987~2002年經手術治療的112例老年人急性腸梗阻患者的救治情況,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12例中男72例,女40例。年齡65~86歲,占同期急性腸梗阻病人40%。梗阻原因:大腸癌45例(40.2%),小腸腫瘤4例(3.6%),術后腸粘連27例(24.1%),腹外疝嵌頓29例(25.9%),腸扭轉3例(2.7%),腸套疊及腹內疝各1例(0.9%)。 1.2 手術方法 49例腸腫瘤病人中26例行Ⅰ期根治手術,8例行回腸升結腸及回腸橫結腸短路吻合術,11例分期手術,4例姑息切除;27例粘連性腸梗阻病人中6例發生腸壞死而行腸切除腸吻合術,14例行粘連束帶松解術,同時腹腔內放入透明質酸鈉防再次粘連8例,7例小腸粘連松解后行White法腸內插管排列術;29例腹外疝嵌頓,11例發生腸壞死行腸切除、疝囊高位結扎,3例行腹腔內疝囊高位縫扎術(其中1例行腸切除)。15例行疝囊高位結扎加疝修補術。1例腹內疝行腸復位系膜裂隙修補術。腸扭轉及腸套疊4例病人行腸復位及固定術,糞石引起腸梗阻患者切開腸管取出糞石后灌洗結腸。 2 結果 本組3例因廣泛腸壞死、中毒性休克,術后1周內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2.7%。1例大腸癌行左半結腸切除術,術后發生吻合口瘺,經引流后治愈,發生肺部感染8例,切口感染6例,切口裂開1例,疝復發2例,粘連性腸梗阻術后再次發生腸梗阻1例,行再次手術。 3 討論 腸梗阻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癥,由于它變化快,需要早期作出診斷、處理。診治的延誤可使病情發展加重,甚至出現腸壞死、腹膜炎等嚴重的情況 [1] 。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引起的腸梗阻原因差別較大。孫以開 [2] 等統計老年人急性腸梗阻以腫瘤為首因占多數,為59%,腹外疝和腸粘連引起的梗阻分別為23.1%和7.7%。Zadeh等 [3] 統計老年人腸梗阻,一半以上原因為腸粘連。本組病人由腸腫瘤、術后腸粘連和腹外疝引起的腸梗阻比例分別為43.8%、24.1%和25.9%。這和老年人腫瘤的發病率高、腹壁薄弱,常合并有呼吸、泌尿系統疾病,曾有手術史的比例也較高大致相符,也是老年人急性腸梗阻的主要病因。粘連性腸梗阻是腸梗阻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腸梗阻的40%~60%,約80%為手術后粘連 [1] 。本組27例粘連性腸梗阻均有手術史,因此手術中應盡量防止引起纖維素沉積的各種因素。操作輕柔、止血徹底,避免殘留異物如滑石粉、小紗條等,膿液盡量吸凈,創面漿膜化,術中腹腔放入透明質酸鈉、幾丁糖等防止腸粘連物質,術后醫生有責任指導病人避免因術后腸粘連引起腸梗阻的一些誘因,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腸梗阻的發生。 對于由嵌頓疝引起的腸梗阻,往往發生腸梗阻前有多次就診史,首先應讓病人學會回納,盡早手術,避免嵌頓疝的發生,由疝嵌頓引起腸梗阻的老年病人,應避免漏診,通過查體即可明確診斷。以“腹痛待查”收入內科時有發生,一經確診,盡早手術,避免發生腸絞窄壞死。因腫瘤引起的腸梗阻,尤其是大腸癌,在防范上主要還是“三早”,因手術操作復雜,大腸血運差,腸道內細菌多、毒力強,處理較困難。術前積極準備、術中病情判斷、術式正確的選擇,熟練的操作技術和術后營養支持,合理應用抗生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腸套疊、腸內疝、腸扭轉、蛔蟲性腸梗阻,在老年人腸梗阻較為少見,對于糞石性腸梗阻應盡量采用保守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內科疾病,就診又常延誤,病情較重,有的甚至已經發生腸壞死,給手術帶來很大的風險,且術后并發癥多,病死率較高。而手術原則首先是搶救生命,解除梗阻,最后才是根治病因。同時,根據腸梗阻引起的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減少腸梗阻的發生率,提高治愈率。老年人腸梗阻的病因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差異很大,但最主要的是腫瘤性、粘連性和腹外疝三種,只是它們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因此,充分認識上述3種疾病是老年人急性腸梗阻的主要病因,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對防止急性腸梗阻的發生,提高治愈率將起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063-1140. 2 孫以開,馬向濤,顧晉,等.成年人急性腸梗阻150例病因分析.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0,3:150-152. 3 Zadeh BJ,Davis JM,Canizaro PC.Small bowl obstruction in the elderˉly.AmSury,1985,51:470-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