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專家:年糕類食物勿多吃 容易形成腸梗阻 節后病:搶紅包落枕
養生之道網2月27日報道:春節假期過后,醫院急診迎來了一個小高峰,各種節后病接踵而來:搶紅包落枕、暴飲暴食腸梗阻、日夜顛倒頭痛感冒的多得是,多間醫院表示,急診在節假日期間接診的病人更是往日的4倍。 手機搶紅包——落枕、腰扭傷人群扎堆 春節期間,微信、支付寶紅包發放讓不少人都要把手機刷爆,在歡樂的同時,也會讓頸椎和腰椎很受傷。節后上班第一天,市中醫院骨傷科、針灸科擠爆。35歲的林女士本身就是手機控,吃飯、睡覺、辦公,手機無時無刻都不離手,尤其是春節期間在朋友圈里發起的紅包,讓她瘋搶了一夜,結果整個脖子動不了。 在針灸科診室治療的劉先生更是哭笑不得,為了“搖一搖”搶紅包,自己手上拿了三部手機同時搖搶紅包,結果用力過猛,腰部鉆心地疼,不能直起來了。因為在家想等過完節再治療,自己熱敷、貼膏藥,結果疼痛加劇。 據市中醫院針灸科陳朝明主任中醫師介紹,以往頸椎病、腰椎病都是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的,如今開始“瞄”向低齡青年。據了解,目前很多年輕人,特別是連續十幾個小時開著電腦玩游戲,聊天,低著頭玩手機游戲,發短信引起眼花、頸肩酸痛等癥狀,年輕人頸椎病、腰椎病發病率急速上升之勢。值得擔心的是年輕人覺得身體強壯,更不當回事,第一時間往往會自行采取如紅花油、熱敷、揉捏等手段進行活血化瘀,事實上,這會加劇皮下毛細管出血,腫痛更厲害。針灸可以糾正脊柱小關節紊亂,松解肌肉痙攣,從而緩解急性扭傷。 醉酒年年有——今年又多了醉酒以后撞斷鼻骨的 每年春節期間,急診科都會收治一批年底醉酒、急性胰腺炎患者,年齡以青壯年男性為主,基本都是聚餐、暴飲暴食、飲酒過量之后發病。大年初五晚上,市民秦先生和親朋好友聚餐,有點喝高,不留神“撞大運”,鼻子和門親密接觸,結果鼻骨給撞骨折了。 據秦先生介紹,其實喝完酒當時自己還是有意識的,就是走路有點不穩,和朋友爭著去付錢,走得有點急,結果不留神就撞到門,當時覺得鼻子特別疼,也沒在意,回家后兩天,覺得像感冒一樣呼吸不暢,才到醫院檢查,沒想到鼻骨骨折了。 據耳鼻喉科彭鄭堅主任醫師介紹,鼻骨骨折是耳鼻喉科比較常見的外傷,一方面鼻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容易受外力所傷,另外,骨質薄而寬,且缺乏周圍骨質的支撐,比較脆弱,易發生骨折。鼻骨骨折可單獨發生,嚴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軟骨脫位、上頜骨額突、鼻竇、眶壁、顱底等的外傷,導致相應部位結構及功能的異常,因此鼻外傷后,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一般來說,鼻外傷24小時之內,可以用冰袋等對鼻背部冷敷,但盡量避免用力按壓。若合并鼻腔出血,可捏住雙側鼻翼,同時低頭,以防止血液流向咽部。 節日大吃大喝——出口受不了 節假日期間,市中醫院肛腸科就就診多例腸梗阻患者,節后第一天,便秘、痔瘡、腹瀉、肛裂的患者就比平時多了5成左右,主要還是和過節期間生活不規律,飲食不注意有關。節日里人們往往腸胃負擔比較重,如飲食過飽,一天三頓酒刺激胃腸黏膜等,都會增加腸胃負擔,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很多地方還有春節吃湯圓的習俗,這些食物可以嘗嘗,但不宜多吃。 該院肛腸科劉飛主任中醫師介紹,腸梗阻是肛腸外科的常見病,尤其在每年的春節長假后,就診的人數會出現一個小高峰,其中最多見的就是粘連性腸梗阻。一般來說,這類病人往往表現為肚子疼,肚子脹,有的甚至幾天不排大便。建議最好選擇容易消化、熟透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現嘔吐、腹部疼痛、幾天不排大便等癥狀,而過去從未發生過腸梗阻,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有腸梗阻病史的人群,要注意飲食應有規律,避免暴飲暴食,防止大量食物進入已受粘連影響的近端腸管內;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炎癥,避免出現腸管異常蠕動;餐后不宜做劇烈體力活動,尤其是突然體位改變的活動,對已經發生過腸梗阻的患者尤其重要。這一類梗阻一般可視情況保守治療,如灌腸通便等。 養生之道網導讀: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不但因為年糕的美味,而且取其年年高的諧音圖個吉利。不過每年春節,因貪吃年糕等糯米類食物引起…… 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不但因為年糕的美味,而且取其年年高的諧音圖個吉利。不過每年春節,因貪吃年糕等糯米類食物引起腸梗阻的病人都會明顯增加。 專家指出,腸梗阻如今是外科的常見病,尤其在每年的春節長假后就診的人數會出現一個小高峰,其中最多見的就是粘連性腸梗阻,一般來說,這類病人往往表現為肚子疼得厲害,肚子發脹,有的還會嘔吐,有的甚至幾天不排大便。腸梗阻發病和人們在節日期間飲食不注意有關,其中是有人吃了太多的糯米類食物、年糕、元宵,以及含鞣酸較多的柿子而導致的。 專家建議,正月里人們往往腸胃負擔比較重,如果吃纖維過長的食物制作時一定要剁碎。飲食還要注意不要過飽,以免增加腸胃負擔,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元宵、湯圓不宜多吃。柿子里鞣酸比較多,容易造成胃結石,進而堵塞消化道形成腸梗阻,因此也要控制進食量。 專家提醒,如果出現嘔吐、腹部疼痛、幾天不排大便等癥狀,而過去從未發生過腸梗阻,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京華時報記者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