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結腸造口的護理模式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結腸造口的護理模式 文章發表于:《護理實踐與研究》 作者:陳彩玲,楊梅,李艷華,王莉,韓秀艷,呂丹丹,李世擁(北京軍區總醫院) 本文由網友“梢雁”推薦(請勿轉載) 【摘要】 目的: 探討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的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腹部結腸造口的三到位和六加強的護理模式。 方法: 對30 例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的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腹部結腸造口患者,采用統一的整體護理模式,做到術前三到位,即皮膚護理,腸道護理,心理護理到位; 術后做到六加強,即加強造口觀察護理,加強營養護理,加強造口功能訓練護理,加強會陰部觀察護理,加強早期腸梗阻觀察護理,加強出院康復指導護理。 結果: 30 例患者術后2 ~ 3 d 腸蠕動恢復腹部結腸造口排氣,4~ 5 d 開始進食,5~ 6 d 下床活動,術后平均住院9 d,術后未發生與手術相關并發癥。術后隨訪1 ~ 39 個月,腹部結腸造口無壞死、狹窄、回縮等并發癥,排便通暢,無局部腫瘤復發。 結論: 三到位和六加強的護理方法是促進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的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腹部結腸造口的快速康復、有效、可行的護理模式。 【關鍵詞】直腸腫瘤; 腹腔鏡; 造口術; 護理干預; 近年來,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技術的成熟與普遍開展,其優點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患者康復快優點,越來越受患者歡迎。我院普通外科于2010 年開展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取標本的套入式吻合保肛術[1- 2],在此基礎上我院開展了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的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結腸造口新技術,真正達到腹部無切口、無瘢痕、美容美觀的最佳微創效果,患者滿意、療效滿意。2012 年1 月~ 2014 年4 月我科對30 例低位直腸癌行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取標本吻合器結腸皮膚造口的患者,采用術前三到位和術后六加強的護理模式,有效促進了患者術后順利康復,現將護理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低位超低位直腸癌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腹部無切口吻合器結腸皮膚造口的患者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齡20 ~ 78 歲,平均( 56.4 ± 12.3) 歲。腫瘤距離肛緣2 ~ 5 cm,平均3.9 cm。手術前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活檢確診,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8 例,糖尿病2 例。 1.2 手術方法 1.2.1 腹部手術操作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按4 孔法Trocar,用超聲刀剪開乙狀結腸兩側腹膜至返折處匯合,保護雙側輸尿管,解剖清掃腸系膜下動靜脈根部脂肪組織和淋巴結,用生物夾結扎并高位切斷腸系膜下動靜脈。按TME 原則,游離直腸至肛管直腸環達尾骨尖處,于左側下腹預定結腸造口,逐層切開腹壁約3 指,提出預造口結腸置吻合器與皮膚完成吻合,拔除Trocar,關閉各戳孔[2- 3]。 1.2.2肛門手術操作 封閉肛門后按常規切除肛門,經肛門移出腫瘤標本并切除,骶前放置乳膠管一根會陰部旁戳孔引出固定,常規逐層縫合肛門創口。 2 三到位、六加強的護理模式 2.1 術前三到位護理 2.1.1 皮膚護理 手術前要做好備皮工作,范圍包括腹股溝區域、會陰區域、胸腹部區域等[4],重點突出臍孔清潔護理,臍孔是腹腔鏡手術最常考慮選擇的一個手術路徑,此處為攝像頭的觀察孔,由于臍孔較臟,存在著恒定菌群,術前晚用肥皂水清洗臍孔和周圍皮膚,次日術前用75% 的酒精和0.5%碘伏棉簽按照順時針- 逆時針- 順時針的方向各消毒臍孔三遍,動作輕柔,避免細菌移生至手術切口進入人體內大量繁殖而引起感染。 2.1.2 腸道護理 主要做好腸道消毒和腸道清潔準備,腸道無菌準備為抑制腸道內細菌生長,可口服甲硝唑。腸道清潔準備對于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手術前3 d 開始進行流質飲食,術前3 d 口服緩瀉劑清潔腸道,于手術前晚及術晨進行清潔灌腸[5]。 2.1.3 心理護理 直腸癌實施Miles 手術,切除肛門,腹部結腸造口對患者心理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有些患者甚至出現絕望等心理狀態,這是術前心理護理的重點,目的為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由責任護士與患者交流疾病情況,并告知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的優勢,尤其突出Miles 根治性手術的徹底性,術后腫瘤復發率低,加強術后造口管理能和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消除患者對直腸癌根治結腸造口的錯誤認識。指導患者合理調節情緒,采用肌肉放松法、音樂療法緩解緊張的情緒[6- 7]。重點構建家庭護理干預模式,對陪床人員進行健康教育,讓其做好患者的精神指導,激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圍手術期治療,促進快速康復。 2.2 術后六加強護理 2.2.1 加強造口觀察護理 由于采用吻合器進行腹部造口,需密切觀察造口末端的血運、壞死、有無回縮等情況,早期排便次數多可能導致造口處皮膚發生糜爛水腫等現象,可采用50%的硫酸鎂進行濕敷; 針對造口周圍的皮膚糜爛水腫,采用氧化鋅軟膏外用,保持造口處皮膚清潔、干燥。選用一件式的造口袋,合理修剪口袋內徑大小,使造口袋處于封閉狀態,減少因糞液等原因造成的糞水性皮炎; 考慮到粘貼式造口袋的壽命和質量,容量達到1 /3 時可及時更換造口袋。同時密切觀察造口的排氣排便情況,術后7 d 進行預防性造口擴張,2 ~ 3次/周,每次10 min 左右,避免造口狹窄的發生[8- 9]。 2.2.2 加強營養觀察護理 術后患者的飲食是護理的關鍵環節,根據患者的情況,制作營養支持護理卡片,于手術前告知并發放到患者及家屬手中。術后尚未恢復進食之前采用靜脈營養。恢復進食后以流質、半流質飲食為佳,避免因食物造成造口插管阻塞引起腸部梗阻。食物建議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為主,避免刺激性強、易脹氣、辛辣等食物,在拔出造口管之前采用低渣飲食。 2.2.3 加強造口功能訓練觀察護理 結腸造口功能排便訓練是功能恢復的重要環節,指導患者進行造口的自我管理,根據患者的自理能力,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造口的護理方法[10]。在護理過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排便情況及規律,根據排便情況選擇合適的肛袋,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更換肛袋的護理要點及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主更換肛袋能力。馮志仙等[9]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由于不愿面對或無法接受,造口管理護理在短期內可能效果并不明顯,而這需要重點護理干預。 2.2.4 加強會陰部切口觀察護理及引流管的護理 術后由于會陰部有切口,注意觀察切口周圍是否有分泌物,每日碘伏消毒切口周圍,防止感染,觀察引流液量、顏色,是否有出血及盆腔感染等現象[11],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2.2.5 加強早期腸梗阻觀察護理 鑒于腹腔鏡直腸癌Miles手術,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腫瘤,吻合器腹部結腸造口,盆腔腹膜未能進行縫合關閉,因此術后患者采取漸進式床上及床下活動,有利于小腸逐漸下降至小盆腔,術后患者清醒后鼓勵可左右翻身,第2 天搖高床頭30°,第3 天方可坐立,第4 天手扶床檔緩慢行走,避免突然坐起或床下活動時間過長導致小腸突然降至小盆腔,腸管扭曲導致小腸不全梗阻。 2.2.6 加強出院康復指導觀察護理 出院后短期內重視患者飲食及造口的護理,重點指導患者及家屬造口排便管理和功能訓練指導。定時進行造口擴肛,定時更換造口袋,始終保持造口皮膚清潔、干凈、造口排便通暢。指導患者排便功能訓練,關注造口護理、造口袋的使用指導、飲食護理和功能訓練。 3 結果 手術時間90 ~ 240 min,平均時間178 min。術中平均出血量70 ml。術后2 ~ 3 d 腸蠕動恢復腹部結腸造口排氣,術后未發生與手術相關并發癥,手術后平均9 d 患者出院,會陰部切口愈合良好。術后隨訪1 ~ 39 個月,患者腹部結腸造口無腸管壞死、狹窄、回縮等并發癥,無局部腫瘤復發。 4 討論 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標本的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結腸造口是一個創新手術[1- 2]。該術式特點是經肛門切除標本,腹部僅有4 個小Trocar 口,無手術切口,真正達到無瘢痕、美容美觀的最佳微創效果,患者滿意、療效滿意。通過30 例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重點突出術前三到位和術后六加強的護理模式是保證患者順利康復的重要保證。 術前三到位和術后六加強的護理模式,重點強調責任護士術前了解病情,進行心理、精神安撫,使患者有良好心態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調動患者能密切配合術后治療,是促進患者快速恢復的關鍵,術前三到位和術后六加強的護理模式,是促進腹部無切口經肛門切除標本的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吻合器結腸造口順利康復有效方法之一。 主要做術前“三加強”: ( 1) 加強術前的皮膚護理。( 2) 加強術前的腸道準備。( 3) 做好患者及家屬心理護理支持。其次是術后做好“四觀察”: ( 1)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病情發生變化立即通知醫師。( 2) 做好中心靜脈及腹腔引流管的護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 3) 嚴密觀察造瘺口的排氣情況以及腸管的顏色、是否有壞死、狹窄和回縮。( 4) 患者留置尿管,并且肛門一期縫合,觀察縫合部位的顏色,是否有分泌物,并做好會陰部的護理。最后做好“二指導”: ( 1) 指導術后患者的康復運動訓練,循序漸進,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 指導患者排便功能訓練關注造口護理、造口袋的使用指導、飲食護理和功能訓練。出院后做好“一隨訪”,即出院后定期做好患者的隨訪工作。 【參考文獻】 [1] 李世擁,陳綱,陳光,等.腹腔鏡低位直腸癌經肛門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術首例報告[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2011,5( 2) : 17- 19. [2] 李世擁,陳綱,陳光,等.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行套入式吻合保肛的臨床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 14( 7) : 532-534. [3] Bulut O,Aslak KK,Rosenstock S.Technique and short- term outcomesof single- port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A feasibility study of25 patients[J].Scand J Surg,2014( 103) : 26- 33. [4] 毛小英,張莉,周紅斌,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山大學學報( 醫學科學版), 2009, 30( 3) : 202-207. [5] 唐佳玉,何玉霞,唐婕.直腸癌Miles 術的造口定位與護理[J].第三軍醫大學報,2011,33( 18) : 1993- 1994. [6] 張華,趙林,王子衛.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 2010,39( 13) : 1761- 1763. [7] 傅軍.心理護理對直腸癌術后患者心理狀態、治療依從性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 28( 12) : 67- 38. [8] 朱守林.68 例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切口及造口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16( 12) : 1162- 1163. [9] 馮志仙,王飛霞.直腸癌前切除低位直腸吻合術患者自閉保護性腸造口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 9) : 784- 786. [10] 張亞琪,劉希紅,徐宇紅.護理干預對直腸癌根治術并行造口術患者排便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 7) : 588- 590. [11] 黃漫容,肖萍,李敏宜,等.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后造口旁瘺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 3) : 265- 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