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的病因分析及預防保健
文章發表于:《科技展望》
作者:車燕芬、劉亞楠、林梅(湖州師范學院醫學院)
本文由網友“八枝玫瑰”推薦(請勿轉載)
【摘要】
本文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對結直腸癌的病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保健指導。旨在為高危人群提供借鑒。
【關鍵詞】結直腸癌;病因;預防;保;
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是大腸粘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后不良,死亡率較高,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u。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趨勢,2002年全球結直腸癌的新病例約占總癌癥的9.4%,死亡比例相當于發病數的一半。美國癌癥協會的報告中,2005年,美國估計有145290 的人診斷為結直腸癌,而大約56290的人會死于該疾病”。而我國結直腸癌的死亡率2005年比1991年增加了70.7%。早期預防結直腸癌是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大舉措。因此,以下將在查閱文獻的基礎_上對結直腸癌發病機制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綜述如下。
1 結直腸癌的病因及分析
1.1 飲食習慣
有研究表明結直腸癌的發病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纖維素飲食。各種脂肪酸中的亞油酸增加了體內的致癌性,使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增高,并且糞中膽酸也相應分泌增加3,糞便中甲基膽蔥類致癌物質增多。同時長期低纖維素飲食導致排便不暢糞便滯留在腸腔內,引起毒素積聚,導致細胞病變,從而引發結直腸癌。
1.2 遺傳因素
結直腸癌是一種有明顯遺傳傾向的惡性腫瘤,大約有25%的患者有家族史。研究表明,各種基因按一定的順序發生突變引起相應的蛋白表達異常,從正常上皮一管狀 腺瘤一管 狀絨毛狀腺瘤一重度不典型增生一腫瘤這--癌變過程,在散發型結直腸癌病人家族成員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危險性比-般人高3-4倍[4]。
1.3 生活方式因素
體力活動的缺乏與結直腸癌風險率升高的關系已經日益明確。體力活動可以減少高脂、高蛋白質飲食的負面影響,刺激前列腺素的產生與分泌,從而對防止大腸癌有保護性的作用。另外,吸煙者的結直腸腺瘤的風險率增加,可能與吸人特異性致癌物如芳香胺類有關。
1.4 癌前病變
多數結直腸癌來源于腺瘤的癌變,其中絨毛狀腺瘤及家族性腸息肉癌變率最高,尤其是后者的癌變率可達40% - 50%[1] 。除此之外,某些慢性炎癥的改變也可導致癌變的發生,經研究表明,結直腸癌是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最常見的惡性并發癥。
2 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的預防保健措施
2.1改變飲食習慣
(1)高纖維素飲食每天攝食35g以上的纖維素可使結直腸癌的發生率降低40%5]?蛇x擇進食青菜、大白菜、芹菜、菠菜等蔬菜,和柑、蘋果、梨、桃等水果。(2) 低脂肪和低蛋白質大約11%的結直腸癌可歸因于肥胖,尤其是內臟肥胖。因此,體重超重者因限制熱量的攝人,脂肪攝人量低于食物總熱量的30%可有效預防癌變的危險性。(3)維生素D和鈣具有保護性的作用,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是較強的氧化劑,對致癌物具有抑制作用 5可通過多攝取蔬菜和水果來進行維生素的吸收,如花椰菜、芥菜、白菜等。(4)蔥蒜類蔥蒜類食物對腫瘤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大蔥油能明顯減少二甲基膽蒽引起的大腸粘膜細胞的損傷,并能使結直腸癌的誘發率降低75% [1]
2.2 心理情緒的調節
結直腸癌的高家族遺傳性以及高發病率和死亡率使大部分人群對結直腸癌有焦慮、恐懼、情緒低落的消極心理。據凱農等學者報道,任何易致焦慮抑郁、恐懼、憤怒等情緒狀態的因素,都可能對個體的身心健康造成干擾。因此注意情緒的調節和穩定尤其;重要,勿過多考慮未發生的疾病,消除對疾病的恐懼,遇事豁達開朗,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已感興趣的事情上去,如下棋、垂釣、聽音樂等,減輕精神壓力和負擔。
2.3 適當的體育鍛煉
經常鍛煉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率可降低38%,只要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患癌風險率就能有效降低。但運動強度不宜過大,心率不宜超過170減去年齡[7]。
2.4 治療癌前病變
積極防治腸息肉、腺瘤、炎癥性腸病、肛瘺、肛裂等刺激因素。對大腸腺瘤、息肉等,一旦診斷明確應早期手術切除,同時積極進行內科治療,減少癌變的可能。
2.5 保持大便通暢
便秘是結直腸癌的一大危險因素。長期糞便滯留于腸腔內,導致毒素物質的大量吸收。有意識的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形成條件反射,及時將毒素排出體外。還可以做提肛收腹運動有助于排便。排便不宜久蹲,易造成直腸肛門]的淤血,誘發癌變。
2.6 藥物的預防干預
(1)非甾體類抗炎藥可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使癌細胞難以生長而發揮抗癌作用。應用這些藥物可使發生腺癌的危險性下降50%。而此類藥物有發生某些并發癥的危險性,如出血性中風,刺激胃黏膜引起消化道出血,故不推薦使用。(2)應用絕經期后激素替代治療,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可降低36%。雌激素的增加能降低體內膽固醇的水平,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從而抑制腸上皮細胞的惡變。(3)增加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的含量有助于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鈣可結合脂肪酸和膽汁酸,避免刺激結腸上皮而導致結腸病變,調節蛋白激酶C的活性,抑制上皮增生和預防癌基因的突變。
3 結語
結直腸癌日益增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要求我們要深人了解結直腸癌的發病機制和誘因。重視防癌普查工作,積極定期檢查,提高警惕性。提高直腸癌的治療效果,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并且學會生活中各種可以預防結直腸癌的保健方式,從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心理調節、藥物干預等各方面著手,早期預防并治療癌前病變,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黃照權,黃照河.大腸癌發病機理及其臨床防治研究[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1.
[2]WardE(2005)Colorectal cancer facts and figures special edition200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cancer. org/! downloads/ STT/CAFF2005CR4 PWSecured. pdf
[3] CHeah P Y.結直腸癌病因學說的回顧[J].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1990, 17(6) :357 ~ 358.
[4]于躍明,王貴英.結直腸癌[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
[5]陳雪,曹海龍等.高脂飲食促進結直腸癌發生機制的研究進展[J].腫瘤藥學,2016,6(1):11 ~ 14.
[6]劉曉紅,李麗萍,吳菁,等.護理心理學[J].護士進修雜志,2015 ,30( 13) :1153 ~1154.
[7]劉永連.如何保持大便通暢? [J]. 家庭中醫藥,1996(0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