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護理體會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護理體會 文章發表于:《當代醫學》 作者:黃如瑜(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本文由網友“匆匆那年”推薦(請勿轉載) 【摘要】 目的 :探討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護理措施及護理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 82 例實施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一般資料,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 41 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術前針對性護理。對比分析 2 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和護理滿意度。 結果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 7.3%(3/4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 39.0%(16/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針對性護理在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中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腸造口;造口還納術;護理;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普外科手術,臨時性腸造口術在梗阻、腸壞死、直腸肛管損傷、吻合口瘺等疾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1]。而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主要是出于對患者腸道壓力進行緩解的目的,避免吻合口或瘺口受腸內容物的影響,從而將腸管提升到腹壁,作為暫時性的排泄物出口,一旦患者瘺口關閉或者吻合口愈合,機體逐漸恢復腸功能,便將提升到腹壁的腸管還納到腹腔內的手術[2]。而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實施過程中,必須輔以良好的護理干預,以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治療效果[3]。本研究以82 例實施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 2015 年 1 月~2016 年 3 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收治的 82 例實施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一般資料,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 41 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組 41 例患者中,男 26 例,女 15 例;年齡 25~75 歲,平均年齡(56.8±5.3)歲;造口原因:30 例直腸癌,4 例吻合口瘺,3 例直腸陰道瘺,2 例直腸損傷, 2 例先天性巨結腸;造口腸段:29 例回腸造口,7 例橫結腸造口,3例乙狀結腸造口,2 例降結腸造口;造口方式:2 例單腔造口,28例袢式造口,11 例改進式袢式造口。對照組 41 例患者中,男 25例,女 16 例;年齡 25~75 歲,平均年齡(56.8±5.3)歲;造口原因:28 例直腸癌,5 例吻合口瘺,4 例直腸陰道瘺,2 例直腸損傷,2 例先天性巨結腸;造口腸段:30 例回腸造口,6 例橫結腸造口,3 例乙狀結腸造口,2 例降結腸造口;造口方式:2 例單腔造口,29 例袢式造口,10 例改進式袢式造口。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包括密切觀察病情、基礎護理等,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做好腸道檢查,以 CT、纖維結腸鏡等對患者盆腔情況進行詳細檢查,觀察吻合口愈合情況。本組患者術前均實施肛門直腸指診,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吻合口狹窄,以免治療過程中造成腸道不暢。 1.2.2 吻合口狹窄預防 :針對吻合口處于狹窄狀態的患者,需在術后半個月對其實施擴肛處理。將食指和中指以石蠟油潤滑,伸入患者肛門,并確保通過吻合口,保持 5~10 min,2 次/ d,直至實施造口還納術。擴肛過程中,應確保動作輕柔,手指充分潤滑,避免損傷患者吻合口。 1.2.3 腸道準備 :考慮到造口還納術為污染手術,術前應做好腸道準備,以免造成術中污染和術后感染。(1)針對實施袢式造口治療的患者,以順逆結合的方式實施腸道清潔。在 2 000 mL 溫水中溶解 137.15 g 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分次口服,對近端腸道進行清潔。將 10~12 cm 肛管緩慢自肛門插入,直至跨過直腸的骶區和會陰區,確保灌腸器到肛門的距離在 40 cm 內,以生理鹽水實施清潔灌腸;(2)針對實施單腔造口或改進式袢式造口治療的患者,以口服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的方式對其近端腸腔進行清潔。雖然這種造口方式因遠端腸腔封閉,不會產生糞便聚集的問題,但仍需自肛門實施清潔灌腸,認真清潔遠端腸腔。 1.2.4 造口周圍皮膚護理 :患者入院后,全面評估其造口周圍皮膚,觀察是否存在過敏性皮炎、無糞水性皮炎等問題,確保造口周圍皮膚完整、清潔,降低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概率。此外, 準備實施造口還納術的患者,手術當天,有條件者可將造口袋摘除,實施淋浴。但是,考慮到回腸造口患者會不斷流出腸液,淋浴時間不可過長,護理人員可協助其以溫水對造口周圍皮膚進行清潔,并以葡萄糖氯已定對造口周圍皮膚進行徹底清潔,更換新的造口袋。 1.3 觀察指標 (1)觀察 2 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2)以自制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評分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 SPSS 18.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 χ2 檢驗;以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 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n(%)]
注:與研究組比較,aP<0.05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2 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n(%)]
注:與研究組比較,aP<0.05 3 討論 腸造口是外科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在患者腹壁上做人為開口,將部分腸管提升到腹壁上,在腹壁上進行縫扎,從而改變糞便排泄通道[4]。而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則是在患者腸功能恢復后,再將提升到腹壁的腸管還納到腹腔內[5]。但是,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為污染手術,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如造口狹窄、切口感染、造口壞死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治療效果[6]。有研究認為,在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中實施良好的圍術期護理干預,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改善臨床效果[7]。綜合護理是臨床上普遍探索的護理模式,有著較高的應用指導價值。它強調在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按照患者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優質、全面、良好的護理服務,提升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效果。本研究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術前針對性護理, 并以同期實施常規護理的患者作為對照。所采用的護理措施包括術前對患者實施常規檢查、做好腸道準備、吻合口狹窄預防護理、造口周圍皮膚護理等。結果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術前針對性護理能降低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高。此外,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術前針對性護理能提升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4 結論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中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其護理滿意度,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禹小娟.造口治療師對腸造口患者醫療結果的影響研究[D].北京市:復旦大學,2014. [2]甄莉,葉連風,溫海飛,等.98 例臨時性腸造口還納術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5,22(19):44-46. [3]張小橋,宋紀強,李力志,等.減少結腸造口還納術后吻合口痔的體會[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2,39(7):502-504. [4]周丙梅,王銀娥.臨時性袢式結腸造口病人的護理[J].護理研究, 2014,2(8 3):1011-1012. [5]丁俊濤,張連陽,汪學倫,等.腸道暫時性造口與還納方式及適應證選擇 90 例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2,6(3):291-295. [6]潘燕,俞一峰,龔海,等.提肛運動對于直腸癌保肛術后肛門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2,18(17):2927-2928. [7]郭彩霞,陸鳳清,張萍,等.腸造口術的現狀與護理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展,2010,10(16):3195-3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