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摩腹促進結腸造口排便規律形成的作用針灸摩腹促進結腸造口排便規律形成的作用 文章發表于:《護士進修雜志》 作者:王玉芳、閻翠蘭、趙芳菲、畢金玲 (華北煤炭醫學院附屬醫院 ) 本文由網友“淡然”推薦(請勿轉載) 【摘要】 目的:通過針灸摩腹療法的合力作用來促進乙狀結腸造口術后患者排便習慣盡快形成。 方法:選取直腸癌乙狀結腸造口術后患者83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4例實施自然排便法,治療組39例給予針灸摩腹療法,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形成規律排便所需時間。 結果:術后自然排便的的患者平均需要137.2d形成規律的排便,給予針灸摩腹療法后的患者平均需要66. 08 d形成規律的排便。 結論:針灸摩腹療法能使乙狀結腸造口術后患者盡快形成規律的排便,減少了工作和生活的不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結腸造口;針灸摩腹療法;自然排便 人工肛門是經腹會陰直腸癌根治術的必行術式,永久性結腸造口術后,患者出現生活功能限制及造口大便氣味,造口本身的無節制排便、排氣困擾著患者的正常生活。通過針灸摩腹的合力作用調整胃腸功能,整體康復,促進排便,順其自然形成排便規律,使患者增強了生活的自信心。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將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3例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自然排便法44例,男34例,女10例:年齡34~72歲,平均56. 32歲。針灸摩腹療法39例,男30例,女9例;年齡39~73歲,平均57.28歲。1.2 方法 2 護理方法 2.1 條件 術后2~3d 造口開放,開放7 d后即行排便干預將造口袋直接佩戴在腹部造口皮膚上收集糞便,隨著糞便的排人而隨時清潔更換。堅持飲食調配定時、定量、一日三餐時間要相對恒定,早餐7時左右、午餐12時左右、晚餐6時左右,以營養少渣食物為主,感覺七成飽即可。 2.2 自然排便法 指導患者每日晨晚各進行腹部加壓,同時再經自己意識控制,逐漸將無節制、無規律的排便轉變為規律排便。 2.3 針灸摩腹療法 (1)治療原則行氣、除滿、通腸、化滯、理氣、通便;升清降濁、斡旋上下、健脾化濕。 (2)針灸處方中脘、天樞、神 闕、關元、足三里、上巨虛。 (3)治療中脘天樞上巨虛毫[1]針刺,提插捻轉瀉法,神闕艾炷灸,足三里用補法。最后用摩腹法[2],雙手合十,磨擦生熱,五指并攏,虛掌,以手心對準臍心,以臍心為中軸,雙臂沉肩垂肘懸腕掌實,順時針旋摩大腹,既按且揉,根據病人耐受程度施加作用力,節律均勻,每分鐘可旋摩60次左右,揉摩10 min至手下蘊熱,病人感覺輕松舒適為好,針灸摩腹療法自術后造口口排便后5 d開始進行,每日一次,每次30 min,6 d一療程,實施5個療程后觀察效果。 2.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 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3 結果 83例經腹會陰直腸癌術后患者中,44 例采用自然排便法建立規律性排便平均時間為137.20d,針灸摩腹療法建立規律性排便平均時間為66. 08 d,經t檢驗,P<0.001差異有極顯著意義,表明針灸摩腹療法對于促進術后患者形成規律性排便有促進作用。 4 討論 自然排便法,雖然實施方便,也能終將形成排便的規律,但平均需要6個月時間,對于身心痛苦的患者,半年時間頗長;實施灌腸法,須每日從造口處灌人500~1000ml的生理鹽水需要2~3個月時間形成排便規律,雖時間較自然排便法短,但人工造口無括約肌控制,隨灌隨出,操作的可行性存有難度。摩腹[3]是集摩法推法、揉法于一體的復合推拿手法,具有推波助瀾,運水推舟,升降氣機,斡旋上下,順其自然,調理胃腸功能等作用。主治腹脹、腹瀉、便秘腸鳴、繞臍痛等病癥。摩腹治療術后腹脹,不排氣、便秘,即胃腸蠕動不良者,療效理想,也是針灸藥所不及的。胃腸的連接是一條漫長的管道,就像一個天然的食物加工廠,從進人、消化、吸收、運輸排泄,胃腸功能以通為順。作用力旋轉方向是根據食物的順時針走行方向決定的,若手術導致胃腸蠕動功能失調,則食物運行排泄就出現異常,動力過快,尚未分清泌濁則快速排出體外,為腹瀉;動力不足過緩,食物殘渣水分在體內存留時間過長,毒素在吸收,為便秘;功能紊亂,則交替出現等。推拿可促,進胃腸規律性蠕動,有助于大便的定時排泄,推拿的功效包括:第一,調整臟腑功能。推拿是運用手法技巧使失調的臟腑功能重新趨向新的平衡,以此達到治療疾病.保健強身的目的;第二,疏通經絡氣血。.氣血是維持生命的主要物質,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傳導、聯絡的通道。經絡氣血一旦失常,外邪便可內傳臟腑而致病;而臟腑有病,也可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通過手法刺激,可以促進經絡功能及氣血生成和運行,從而使臟腑機能協調,外邪可防,內病得治。 針灸摩腹[4]三種不同治法連續作用的合力直接作用于腸管,促進胃腸生理的蠕動功能出現,配合定時進餐,規律生活,可以使患者在平均66. 08 d形成規律的排便,建立新的排便流程與規律,免除隨時清除糞袋的麻煩,減少了異味,減輕了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了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許陽賢,針灸對促進Dixon手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6 ,12(5):446-448. [2]官麗萍,腹部術后預防腹脹與便秘的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08B> :1583-1583. [3] 華珍娣,促進腸胃癌術后胃腸螨動功能早期恢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臨床醫學+2006+5(4) :78-79. . [4] 閻翠蘭,外科病癥針灸治療實踐[M].人民衛生出版杜,2008:365-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