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腸造口的類型有哪些?它們有何特點?回腸造口通過手術將大腸完全或部分切除后,將回腸的末端經腹部開口拉出,并縫合于腹壁而形成的開口, 它改變了正常的排便途徑,排泄物將經過這個回腸造口進行排放。 回腸造口分為單腔造口和回腸袢式造口兩種類型。 回腸單腔造口 回腸袢式造口 指腸造口從腹壁上一個開口開出,手指探查可探査到2個開口的腸造口, 其中一個開口與上消化道相通,糞便從此開口排出,也稱之為近端開口; 另一個開口與肛門相連接,也稱之為遠端開口。 兩者的區別: 1、單腔造口 回腸單腔造口的患者肛門可能被切除,也可能保留,臨床上比較少見,且以永久性為主。 2、袢式造口 回腸袢式造口的患者肛門仍然是保留的。臨床比較多見,且以臨時性為主; 術中多數留置支架管,但個別是沒有的。是否放置支架管,由醫生根據手術情況來決定,支架管一般1周左右拆除。 不同醫院因取材不一樣,因此放置支架管的做法也不一樣,有的做成圈狀、有的做成條狀。 兩者相同的地方: 不管是回腸單腔造口還是回腸袢式造口一般都位于右下腹部,排泄物量較多,且次數頻密; 早期呈水樣便,正常飲食后糞便多呈糊狀,含水分較多且對皮膚有較大刺激,尤其是高位回腸造口(離空腸比較接近的回腸造口)。 護理要點: 1.裁剪底盤須恰當,裁剪前先測量造口根部大小,比根部稍大1~2mm左右;預防刺激性皮炎發生 2.采取結構化皮膚護理法,常規使用造口護膚粉、皮膚保護膜以及防漏貼環,保護造口周圍皮膚 3.遵循ARC正確的造口用品更換流程 4.及時排放袋內排泄物;當造口袋內排泄物達1/3時,需及時清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