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口術后發生狹窄怎么辦?造口狹窄是造口縮窄或緊縮,直徑小于1.5cm,以單腔造口多見。是腸造口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發生在術后8天到數年不等。 造口狹窄可發生在皮膚或筋膜水平,因此造口狹窄有深淺之分。 淺度狹窄:造口外觀皮膚開口細小,難以看見黏膜 深度狹窄:造口外觀正常,指診時可發現腸管周圍組織緊縮,手指難以進入造口,造口內呈縮窄狀。 排泄物排空不暢,糞便變細、排出困難、排便時間延長、腹脹、腹痛,嚴重者可出現不完全腸梗阻癥狀。 如何處理呢? [輕度造口狹窄] 可容小指或食指尖通過時,可用手指擴張造口,但注意不可損傷造口。 擴張造口的方法:戴手套用小指(開始時先用小指,慢慢好轉后改用食指)涂潤滑劑輕輕進入造口2~3cm, 深度造口狹窄的患者,手指擴張時應注意指尖進入造口的深度應超過造口深部緊縮處。 每次手指擴張的時間,為手指進入造口后停留5~10分鐘,更換造口袋時或每日1~2次擴張,對于瘢痕性體質的造口患者,需要長期進行。 [中度狹窄護理] 若小指能通過時,每日1~2次擴張。排便有改善者繼續擴張方法。 [重度狹窄護理] 小指無法通過或有梗阻癥狀時建議手術治療。 溫馨提示: 1.輕度或中度狹窄者,適當補充粗纖維,保持大便通暢。 2.重度狹窄者,避免進食難消化的食物,如:玉米、蘑菇等,以免堵塞造口。 3.定期復診,如有排氣排便異常情況及時到當地造口門診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