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做造口?多是這4種疾病惹的禍!腸造口術是以手術方式形成的在腸道系統上的開口,這些開口均通向腹部表面,用于排出糞便。而部分小兒則是因為某一些肛門疾病或者梗阻等腸道治療需要而行腸造口手術。 雖小兒腸造口外科手術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是因為以下4種原因: Q1 壞死性結腸炎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以廣泛的小腸和結腸炎癥壞死為特征。損傷可以局限在黏膜,也可以是整個腸管的壞死. 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常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后的 3~12天。患兒多為早產兒,初期多無特異性表現。患兒表現為嗜睡、體溫不穩定、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及低血糖。 典型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表現為開始經口喂養后出現腹脹、嘔吐、便血。大約25%~50%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患兒需要外科治療。 Q2 先天性巨結腸癥 這是一種腸神經節細胞缺如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常見的小兒消化道畸形之一;發病率為1/2000~1/5000。 主要是哪些表現?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往往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遲;腹脹,腹部高度膨大、膨壁變薄,缺乏皮下脂肪,并顯示靜脈曲張;全身營養情況不良,呈貧血狀。 遠端腸管神經節細胞缺乏是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手術切除無神經節細胞腸段是先天性巨結腸的主要治療方式。 Q3 先天性肛門閉鎖 也稱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屬于小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畸形,發病率為1:1500~5000。 主要是哪些表現? 絕大多數肛門直腸畸形在出生時即被發現,表現為正常肛門位置沒有肛門開口。特別是嬰兒出生后24小時不排胎便,則應想到肛門直腸畸形可能, 應及時檢查會陰部有無肛門或異常瘺口。 Q4 胎糞性腸塞 由于多種器官尤其是胰腺的囊性纖維性變,胰腺(胰蛋白酶)和腸內分泌物減少,濃縮粘稠的胎糞積聚在回腸末端,引起腸梗阻,容易造成腸穿孔、腹膜炎。 主要表現是什么? 新生兒胎糞不能排出,腸梗阻癥狀。 胎糞梗塞可使用鋇灌腸劑使它液態化,便可從肛門排出;嚴重情況下,可以做臨時性袢式回腸造口。數月后再將造口關閉。 腸造口不但不是一種疾病,還可以幫小兒遠離疾病、梗阻和疼痛等帶來的痛苦。所以腸造口是有效的緩解病情、挽救生命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