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糞便刺激引起的造口周圍皮膚破潰怎么辦?刺激性皮炎是腸造口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由于腸道分泌物、排泄物經常刺激造口周圍皮膚所致的炎性改變。表現為皮膚潮紅、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形成潰瘍,局部疼痛。
導致刺激性皮炎常見原因 1.造口護理不當 是導致刺激性皮炎最主要原因。由于造口家屬和患者本人對造口護理知識缺乏,操作技巧不正確導致。如:造口底盤裁擦拭......剪過大、造口底盤滲漏卻未及時更換、造口底盤粘貼時間過長、造口周圍皮膚清潔不到位,使用過量酒精或碘伏。
2. 造口周圍皮膚情況 造口周圍皮膚原本有褶皺或缺損情況。或者經常做彎腰或下蹲等動作,使腹部皮膚產生皺折而與造口袋分離,導致糞便滲漏。
3. 造口位置差 造口位置不合適使造口底盤難于粘貼或易于脫落。
4. 造口黏膜高度不合適 一般來講,造口的高度應與腹部相差1.5—2cm;若造口出現平齊或者凹陷則會造成糞便或尿液不易被全部收集到造口袋中,從而導致部分滲漏刺激皮膚。
刺激性皮炎處理方法 1、采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清洗造口及周圍皮膚,徹底去除底盤黏膠和防漏膏等異物;注意動作要輕柔 2、用干紗布擦拭皮膚后,噴灑適量造口護膚粉,再涂抹皮膚保護膜;必要時重復應用粉加膜三遍 3、裁剪造口底盤時,應使用造口測量尺量造口根部大小后進行裁剪底盤,剪孔應比造口根部大約0.2cm;然后使用手指在底盤內圈打磨圓滑 4、選用適當自己的造口袋。如果造口與周圍皮膚平齊或造口低于周圍皮膚,建議選擇凸面底盤和腰帶 5、視造口底盤滲漏情況決定換袋頻率,當底盤發白超過1/2時應考慮更換 6、當造口周圍皮膚不平,可選用防漏膏將凹陷的皮膚和皺褶填平,再粘貼造口袋
根據造口及造口周圍皮膚情況選擇合適的造口產品,盡量做好排泄物的收集,減少排泄物對皮膚的刺激。注意合理飲食,刺激性皮炎是可以治愈和預防的。 |